【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中央社馬尼拉22日綜合外電報導)菲律賓正在擬定風災重建計畫,不僅需獲得來自國會的預算支持,還需以重建構想吸引民間部門與捐款人投入資金,這些構想可能會形塑菲國總統艾奎諾3世的歷史功過。
挨批救災慢半拍的艾奎諾3世,面臨的任務包括重建遭強颱海燕摧毀或損害的至少120萬棟房屋、600所學校,以及500間醫院和診所。史上威力最強的颱風之一海燕,造成菲律賓超過400萬人無家可歸。
菲國政府今天表示,死亡人數攀升至5209人,超過1600人失蹤。
菲律賓目前正與民間部門及國際救援機構開會,接著可能在下週向國會提交追加預算案,復原與重建金額估計高達58億美元。
政治策略諮詢機構Publicus Asia總裁提奎亞(Malou Tiquia)表示:「關於追加預算案的討論,問題出在我們急催經費,卻不清楚計畫為何。」
菲國政府列出應關注的優先順序,譬如當務之急是設置避難所、重新安頓災民及重建災民的生活,但計畫卻欠缺民間部門與外國援助機構必需瞭解的細節,以決定如何提供長期協助。
樂施會(Oxfam)區域人道經理墨菲(Orla Murphy)說,「我們呼籲菲律賓當局,在研擬復原架構時展現強有力領導力」,外國援助機構能協助策劃重建計畫。
墨菲說:「重建將耗費多年,因為看看這番殘破景象,不僅要重建,還要變得更好。」(譯者:中央社蔡佳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