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投行評三中全會:用詞極其含糊 缺乏細節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14日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於週二(12日)落幕。國際上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們普遍認為,會後的公報中,內容「極其含糊」,缺乏改革細節,不應指望短期內會有甚麼突破性進展。

高盛顯然是感到失望的投行之一,其表示:三中全會的決議還不足以推動股市上漲。

美銀美林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則認為,三中全會的會議公報並未超出外界預期。在市場看來,這份公報似乎沒有涉及具體問題,特別是有關土地法和財政領域。

陸挺還表示,這份公報內容「極其含糊」,讓人摸不著頭腦,他在評論中寫道:

形容「市場」角色的詞語由過去20年裡一直使用的「基礎性」變成了「決定性」,對於我們這些學了十幾年語文(同時GRE也考得不錯)的國人來說,都不容易搞清楚這兩個詞之間的區別。彭博社將「基礎性」翻譯成「basic」,但我們認為這個「基礎性」也可以翻譯成 fundamental (foundational)」 或者「essential」。而「決定性」可以翻成「deciding」、「determining」 或者「decisive」,我們猜測大部份國人都不會對這個細微的改變做太多解讀。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也表示這份公報並沒有出乎意料的信息,且措辭較為含糊,而更多的具體措施有待觀察。不應指望改革在短期內就會取得突破性進展。

汪濤提到,最大的失望是,國企改革的內容並沒有在公報中有所體現:公報延續了過去10多年來的相同表述,重申堅持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基和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這會令市場失望。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總裁Stephen Green表示,公報中提到市場的「決定性」地位,聽上去可能是小動作,但是應該會為更具體的改革提供更重要的環境基調,才可能對市場起到支撐作用。

恆生資產管理公司基金經理Dai Ming表示,公報沒有甚麼超出預期的信息,缺乏細節,這將對市場構成壓力。

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資產管理專家Ramin Toloui表示,公報可以看出的都是些大概原則,實施起來可能會有一些阻力。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三中全會閉幕日 天安門金水橋傳單滿天飛
習近平支持李克強「發火」
三中全會結束 習李抓權 瓦解江澤民常委分權制
三中全會閉幕 放開「單獨」家庭生二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