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0月08日訊】位於上海青浦區一個垃圾處理廠,臭了上海與江蘇的幾十萬群眾,且持續了三四年之久。位於下風口的江蘇民眾說,家裏的蒼蠅、蚊子也多起來,吃飯的時候是蒼蠅還是菜都不知道。江蘇方面對此跨界污染項目進行多次交涉,甚至中央主管部門介入,最後也不了了之。民眾填詞稱: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腔憤懣在心頭。
「蒼蠅拌飯」
中國大陸報導,古塘江這條約5米寬的小河,是上海青浦區與江蘇昆山市千燈鎮新涇村的分界線,2010年初,上海青浦區在河東岸邊建起了一座垃圾處理廠。
建在上海的這座垃圾處理廠卻讓江蘇兩個鎮的居民吃盡了苦頭。當地常年盛行東風,昆山這兩個鎮正好處於青浦區這家垃圾廠的下風向,昆山市兩個鎮的居民日復一日地在垃圾場的臭味下生活。
新涇村是離這個垃圾廠最近的村子,村民說,天天都有啊,嚴重的像死人臭啊甚麼的,都講不出來那種味道。
村民們還說,自從上海的廠子建起來以後,家裏的蒼蠅、蚊子就多了起來。在村民盛翠玉家的廚房裡,櫥櫃上面擺著一瓶殺蟲劑,灶台上、鍋蓋上、防蠅罩上,蒼蠅亂舞。當地群眾稱,吃飯的時候是蒼蠅還是菜都不知道,它是蒼蠅拌飯啊!
臭味隨風飄 殃及幾十萬群眾
刮不同的風,對昆山的影響不一樣。千燈鎮群眾說,刮東南風,千燈鎮的百姓受苦;刮東北風,隔壁的澱山湖鎮群眾受害,兩鎮全都飽受惡臭之害。
澱山湖鎮中學的老師說,一刮東北風,體育課就沒法上,東北風盛行的時候啊,體育課都不敢在外面上了,早上學生出早操的時候,有時候還能聞到點兒。
據當地群眾講,幾天前,青浦區這個垃圾處理廠的臭味甚至飄到了距垃圾廠直線距離11公里的金家莊,學校、鎮政府、住宅小區、商舖,均未能倖免,臭了兩個省的幾十萬群眾。
中央主管部門介入仍不了了之
為此,受害老百姓不斷投拆上訪,都無濟於事,澱山湖鎮環保辦負責人說,因為這個垃圾廠的存在,包括他們也受不了,他經常收到村民的投訴電話,遭到村民責備。
江蘇方面相關部門出面與上海青浦區政府進行過多次交涉,但這樣的狀況仍然持續至今,達 三四年之久。
據大陸媒體報導,在經過兩地協調、甚至中央主管部門介入,滬蘇交界處的惡臭擾民現象仍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千燈鎮環保部門有關官員說:「我們只能發函啊,發函發到青浦區,他們也不甩你。往蘇州,往省廳,最後到環保部,最後,華東督查組去了,最後也不了了之。」
去年10月底,蘇州市、昆山市與青浦區兩地兩級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曾專門商談此事,還形成了一個會議紀要。
而昆山方面的多位負責人則表示,這次會議之後,情況稍有好轉,但今年夏天開始,垃圾場的臭味又「殺」了回來。
有關負責人說:就兩會期間,十八大期間稍微重視一點,處理得相對好一點,過了一段,像現在這段時間,又好像是沒啥動作了。
可以技術處理但不願意投入
在一份由上海市青浦區環保局出具的《關於反映青浦垃圾綜合處置廠污染環境的處理情況》中,有這樣的表述: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由上海國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垃圾處置採用發酵堆肥工藝,項目於2004年10月通過市環保局環評審批。
對於這一說法,昆山環保方面並不認可,昆山環保認為,臭味按道理應該統一收集、處理、排放,這是最基本的。他全都是無組織排放。這是跨界,必須通過跨界的對方的環評,蘇州都不知道這件事情。
昆山方面表示,這種垃圾臭味,可以通過技術改造來處理,也曾向青浦方面提過這樣的建議,但成本肯定比較高,對方不願意投入。
青浦國清公司作為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的承建單位,也並不諱言:綜合處理工藝,說白了就是靠發酵,發酵的過程不產生臭味能行嗎?哪怕密封做得再好,它總會溢出來。它只要溢出來一點點那個味道,整個空氣環境就已經是這個味道了。
走近垃圾處理廠
在國清公司的廠區入口處,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有毒有害區域,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出」。但車間內正在分揀垃圾的工人並沒有戴口罩和其它任何防護措施。
對此,國清公司負責人說,習慣啦,都不戴口罩。剛聞到確實臭得很噁心,都想吐,但時間長了感覺也沒甚麼,就這樣,就這個味道。
負責人還說,這個氣體肯定有毒有害的,但是倒也不會致命。對身體某些機能肯定是有影響的。
「恰似一腔憤懣在心頭」
飽受毒害的澱山湖鎮中學老師還為此填了一首《虞美人》的詞:國清臭氣何時了,毒害知多少。小鎮昨日東北風,惡臭不堪回首被窩中。綠水青田今猶在,只有惡臭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腔憤懣在心頭。
(責任編輯: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