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0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港府昨日發表人口政策諮詢文件,就移民政策、生育及勞動市場等方面諮詢公眾,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聲稱基本法列明,單程證制度要由中央審批,不應改變;又認為雙非兒童不是解決人口老化方法。有團體批評港府拒絕拿回單
[[6]]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率領三名局長公佈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提出一系列應付香港人口老化、生育率低的建議。對影響香港人口最主要的措施,即每日150個單程證配額的制度,政府認為毋須改變。
林鄭月娥聲稱單程證的審批,基本法已有規定,完全不存在收回單程證審批權的情況。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批評政府拒絕爭取單程證審批權,是「根本不打算改變」,因為當中涉及到中共各省市巨大的利益,「他們完全不想去爭取」。雖然政府聲稱有關單程證都是家庭團聚,但涂謹申指出事實上很多都不是家庭團聚,比如以前賴昌星都是被揭發藉假申請來到香港。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對於政府無意改變單程證政策,亦感到失望。他表示,現時大陸地方政府的單程證審批完全不透明,以致出現假結婚及貪污的情況,政府有必要透過參與或取回審批權,杜絕假團聚。
他又批評,香港的人口承載力已近極限,生活環境擠逼及交通已超負荷。諮詢文件並沒有探討香港的最高人口承載力,亦沒有將房屋需求拉上關係,是一大敗筆。本土研究社亦指出,香港的人口政策長期欠缺自主性,資訊封閉,難以讓香港大眾監督新增人口審批的過程,難以釋除港人對於利用單程證作為非家庭團聚用途的疑慮。
議員批輸入外勞壓低工資
諮詢文件主張更有效輸入勞工,也惹來政黨批評。文件稱,建造業等部份行業勞工短缺,又有勞動人口錯配等問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鑑於勞動人口在2018年會下降,應考慮採取更有效的輸入勞工機制和吸納專才。
工黨議員李卓人質疑,人口政策是「以商為本」,考慮輸入外勞只是一個懶惰的方法,兼會壓低本地工人薪酬。
民主黨議員何俊仁表示,文件只集中討論人力資源,很多影響人口政策的發展及實施的問題,包括退休、醫療等方面都沒有在文件中提到。他又說,很多措施,如鼓勵生育、輸入專才都不是新的政策。
在輸入外勞方面,何俊仁表示,政府應首先釋放香港未曾利用的勞動人口,及先跟勞工界商討。
另外,對於雙非兒童,文件的假設是2013年後不會再有,而已經出生的20萬雙非嬰兒,估計有一半會在21歲之前來港。對小一學位的需求,政府指由2016/17至2018/19學年會是高峰期,但林鄭月娥認為不可靠雙非成為人口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