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金睛報導)日前,海外盛傳中共三中全會將有重大改革舉措,其中最受關注是各級法院、檢察院(兩院)將脫離地方管轄,收歸中央垂直領導,人事權和撥款都改由中央「一條龍」負責,及實現地方「司法獨立」。
有分析認為,中南海這樣做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中共永遠不會讓司法真正獨立。大陸當今社會矛盾頻發,亡黨恐懼及中共內部分裂加劇下,逼迫中南海不得不有所謂的大動作「改革」。
傳三中全會中南海有「大動作」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下月將召開,海外盛傳全將會有重大改革舉措,其中最受關注是各級法院、檢察院(兩院)將脫離地方管轄,收歸中央垂直領導,人事權和撥款都改由中央「一條龍」負責。
長期以來,中共各級司法(公安、檢察院和法院)都屬地方政權一部份,業務雖歸「上級」指導,但辦公經費、人員工資都是地方財政撥款,人員編制也歸當地負責(主官任免要經上級司法部門同意)。
公檢法在立案偵察、起訴和審理都難擺脫地方黨政干預,衍生司法腐敗。換言之,地方公、檢、法的「老闆」是地方黨委政府,在當今社會矛盾頻發時期,它們常淪為地方政府「維穩」工具,民眾與官方產生矛盾引發訴訟時,法院更成為政府幫凶。
社會矛盾頻發 中共憂亡黨
時政評論人士唐靖遠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南海這樣做是加強中央集權,「目前傳中南海要搞地方司法獨立,我覺得它們已經注意到,地方政府在司法領域為所欲為已經造成大量冤案,民憤積壓已經讓高層倍感憂懼。亡黨恐懼下,中南海有可能這樣做。」
河北青年聶樹斌被指涉姦殺案,於1995年判死刑槍斃,10年後真凶王書金落網主動坦承作案,但河北法院堅決否認王是真凶,上演一出「被告認罪、控方否認其有罪」的滑稽戲,拒為聶平反,引發海內外強烈質疑。
2008年內地發生有毒奶粉事件數千嬰兒受害,家長自發組織訴訟欲告不法奶粉商,但各地法院受地方政府指示,拒絕受理立案,相反以維穩為名打壓家長,海內外影響極壞。
群體事件頻發
著名作家何清漣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依賴房地產與石油及重化工業、礦產等資源性行業,社會抗爭也就集中在這幾大領域:第一類是土地維權,在城市裡是住房拆遷,在農村裡則是徵用土地;第二類是環境維權,因為重化工業等資源性行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嚴重威脅民眾的生存;第三類當中,既與基層幹部的貪污腐敗相關,也涉及司法不公。
根據有關機構的監測統計,2005年群體性事件的數量超過8萬起,2008年至2009年更是「群體性事件發生及引人關注的第一個浪尖」,此後繼續呈階梯式增長,近兩年群體性事件已超過18萬起。
與「群體性事件」相對應的是「維穩」,群體性事件的高發也造就了「暴力經濟」的繁榮,2012年用於「公共安全支出」的「維穩費」預算為7017.63億元,比上年增加了11.5%,且再度超過軍費預算。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