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真:那些刺痛人心的歷史的碎片(十三)

--輯錄於大陸某著名論壇

人氣 170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0月16日訊】當一一幕幕歷史真相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雖然只是一些碎片,卻也足以顛覆我們的歷史「常識」,心靈一次次被刺痛!

121、【「言論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

統制思想,以求安於一尊;箝制言論,以使莫敢予毒,這是中國過去專制時代的愚民政策,這是歐洲中古黑暗時代的現象,這是法西斯主義的辦法,這是促使文化的倒退,決不適於今日民主的世界,尤不適於必須力求進步的中國……

言論出版的自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沒有言論出版的自由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不民主便不能團結統一,不能爭取勝利,不能建國,也不能在戰後的世界中享受永久和平的幸福……

新聞自由,是民主的標幟;沒有新聞自由,便沒有真正的民主。反之,民主自由是新聞自由的基礎,沒有政治的民主而要得到真正的新聞自由,決不可能。

——《新華日報》1941年6月2日

122、【「王實味是託派」】

王實味,19歲考入北京大學文院預科,20歲加入中共,後到了延安翻譯馬克思、恩格斯等著作。

在整風運動中,寫了批評官僚主義糾正黨風的文章,毛澤東指出:「這是王實味掛帥了。丁玲是同志,王實味是託派。」

1943年,王實味被康生下令逮捕。1947年夜,王被秘密殺死後,屍體被剁成碎片,置於一口枯井中掩埋。

123、【傅冬菊與傅作恭】

傅冬菊,傅作義長女,1947年秘密加入中共,1948年奉地下黨之命到北平勸說其父(傅作義)投降。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打開城門,中共軍隊順利進入北平。

文革期間,傅冬菊被作為「反黨」的「階級異己分子」給揪出來,遭到殘酷批鬥。

她不能理解背叛家庭、父親,入黨、鬧革命,倒成了「反革命」。

她晚年生活窘迫,看不起病,住不起院,房改時買不起房。

傅作恭,傅作義的弟弟,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傅作義投誠後擔任水利部部長,特地寫信叫他「報效祖國」。

1957年受「反右」衝擊,傅作恭被打成資產階級知識份子、反動學術權威、極右分子,開除公職,送到夾邊溝農場「勞動教養」,死於夾邊溝。

傅作義得悉後,淚流滿面。

網評:黨對狗從來就是這樣滴,有用就用,沒用就烹。

124、【「鎮反」運動】

1950~1953年,中共在全國開展了「鎮壓反革命分子」運動。據官方統計,共逮捕262萬餘人,殺71.2萬余人,關129萬餘人,管制120萬餘人。

運動中,各地為完成處決人犯占總人口0.5‰~1‰的指標,製造了大量冤假錯案(其實,從根本上就都是錯的),如辛亥革命元勳鄧玉麟、北伐抗日將領周址、金庸之父查樞卿、朱自清長子朱邁先等皆被錯殺。

125、【茅臺的歷史】

1915年,茅臺鎮的榮和酒獲巴拿馬金獎;

1937年,貴州頒佈違背釀酒處罰規則:在天災糧食困難期間禁止以糧食煮酒、熬糖、米漿刮布;

1949年,榮和酒成為開國第一宴用酒。

1952年,政府強行收購榮和、成義、恒興三家酒廠,合併為國營茅臺酒廠。榮和老闆王丙亁拒絕合併,王丙亁以「通匪罪」被槍斃 。

126、【「為全國全面的內戰乾杯」】

1966年12月26日,毛澤東舉辦了一次生日家宴,被邀請的有陳伯達、張春橋、姚文元、王力、關鋒、戚本禹,江青作陪。

家宴上,毛說:中國現代史上,革命運動都是從學生運動開始,發展到與工人、農民、革命知識份子相結合,才有結果。五四運動就是這樣,文化大革命也是這樣,一切抵制在工礦企業和農村中搞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論調,都是錯誤的。說罷,毛舉杯說:「為全國全面的內戰乾杯!」此言一出,在場人皆面面相覷,不敢出聲,唯毛神態自若,談笑風生……

1972年,毛在會見斯里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時說:我們這裏早幾年天下大亂,你還不知道呢。全國各地都打,全面內戰。這一派軍隊支持這一派,那一派軍隊支持那一派,打……

127、【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罷免我的權力】

1945年,在菠茨坦會議期間邱吉爾和史達林有一段精彩對話。

當時,邱吉爾在大選中落選了,史達林十分得意地說:「邱吉爾,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看看我,誰敢罷免我!」

對此,邱吉爾不以為然地回應:「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罷免我的權力。」

128、【「學生抗議不是麻煩,是教育一部分」】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說,抗議作為一種校內活動,我想不是一個麻煩,而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學生可以在抗議過程中學習怎麼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視野會變得廣一點;他們可以學習怎麼講道理,而不只是釋放自己意見。學校也應該這樣看,去聽聽別人的講法。

129、【那些渾渾噩噩過日子的,才是真正的奴隸】

認識了自己奴隸地位的奴隸是革命者,自己是奴隸但還是拼命讚美主子的仁慈,這是奴才。

那些渾渾噩噩過日子的,才是真正的奴隸。

——胡耀邦。

130、【新生活運動】

1934—1949年,在民國政府第二首都的南昌推出的國民教育運動,橫跨八年抗戰,提倡紀律、品德、秩序、整潔等,教導人們禮義廉恥,不要隨地吐痰、隨地丟垃圾,養成整潔的習慣等,改善其習慣與素質來達致所謂「救國」「復興民族」的目標。

該運動最後因1949年內戰失利「暫停辦理」。

相關新聞
劉子真:那些刺痛人心的歷史的碎片(二)
劉子真:那些刺痛人心的歷史的碎片(四)
劉子真:那些刺痛人心的歷史的碎片(五)
劉子真:那些刺痛人心的歷史的碎片(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