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黨媒「萎縮」 傳大陸數百萬人面臨失業

人氣 14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綜合報導)當今傳統的報業式微,印刷媒體走下坡,並非香港歐美等發達社會獨有。近日,傳中國大陸數百萬人面臨失業。上海的中共官媒集團兩大報業傳要合併,內部人心惶惶。不過,黨報沒人看,外界早就呼籲取消。

傳大陸中共報業數百萬人面臨失業

據大陸媒體報導,上海兩間最大的中共官媒報業集團「文新集團」及「解放日報集團」即將合併,意味著上海的國有「黨報」即將整合為一間。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稱,傳統報業式微,印刷媒體走下坡,原來並非香港歐美等發達社會獨有,13億人龐大市場的大陸亦不能免。據悉,上海兩間「黨報」即將整合為一間事件搞得兩大報系內部人心惶惶,連千里之外的筆者都收到友人呻苦:早知就不入這一行了!

而此現象不但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亦然。早年因市場化自豪無比的大陸各大報業集團,現在一片哀鳴,員工被炒、轉行等,不絕於耳。報導稱,大陸媒體屬意識形態,但面對行業大轉型,中共中宣部也沒辦法。

港媒稱,中國是世界最大報紙出版國,日出報紙近2,000種,印數逾2億份,從業者數百萬。數百萬人面臨「下崗」,不知中共當局要如何維穩?

最擔心前途的是那些在報社中占編製記者編輯,有一名年輕記者說,現在最關心的是,近日網路正瘋傳的「上海鬧市裸拍女片」事件,「報社合併跟我有甚麼關係?大不了轉行便是!」

黨報沒人看 外界呼籲取消

去年有作家在騰訊微博撰文,指一些黨報經常在未被閱讀之下被送到廢品回收中心;網友紛紛呼籲,為了環保,這些報章應該取消發行。

專欄作家、時評記者魯國平在騰訊微博訊息中轉述廢品收購人員說法,「我從事廢品收購,經常從各大機關學校收舊報紙。從中發現人民日報、省日報、人民法院報、人民檢察報等一些黨報黨刊用繩子捆著都沒有打開,成百上千斤的就賣掉」。

魯國平說:「這樣下來全國浪費多少紙張樹木啊!不搞攤派、自由訂閱,怎麼樣?」

此文一發,引起網友熱烈回應。很多網友表示,攤派現象一直存在,而且有些單位企業每年都有硬性指標,作為考核政績內容,各級幹部人手一份。

大陸失業大軍龐大

據中央社早前報導,北京國情分析室主任胡鞍鋼稱:「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大規模的『下崗洪水』和『失業洪水』,它遠比自然界的洪水對大陸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所造成的衝擊和影響更廣泛、更長久、更痛苦。」

據早前中共官方統計,1997年中國大陸實際失業人數約為八百五十萬人,調查失業率約為百分之四點五,但中共國務院研究室認為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七,這還不包括農村上億的剩餘勞動力,以及隱性的失業人數。

中國大陸人口眾多,每年新增的人口約有一千六百萬人,過去的生育高峰演變成今天的就業壓力。而且市場經濟下的市場競爭,造成企業的優勝劣敗,也帶來工人失業問題。再加上被裁員的下崗及失業工人形成龐大的失業大軍。而失業大軍會影響社會穩定,這是不爭的事實。

「十大危機」令中共經濟迫近全面崩潰

據中國過渡政府伍凡先生稱,目前的中共經濟正迅速且不可逆地迫近全面崩潰,且已成為偽體制內外的共識。中國經濟的「十大大危機」就必導致共黨經濟基礎的最終崩潰。「十大大危機」分為:

1、產能過剩。以鋼鐵、水泥產業最甚;2、通脹。產能過剩與通脹疊加形成滯脹;3、地方偽政權相繼破產。地方偽政權共欠廿萬億債務,連付息都困難,更不用說還本;4、銀行危機。大陸有十六家上市銀行,利潤佔上市公司總利潤的35%。五倍市盈率是銀行危機的前兆,十一家銀行股價跌破淨資產;5、國企危機。地方政權力推的偽國企大都虧損,一年虧損五百億,五年累計虧損兩千五百億;6、民企危機爆發。中國民企承載著全國80%的就業人口,產出60%的GDP。而「國進民退」弊政卻使大量投資通過偽國企完成,以致民企資金鏈斷裂;7、股市危機。中國股市是中共權貴資本集團圈錢的大賭場。8、地產危機。此危機源於通脹;9、由稅收下降導致的偽財政危機;

10、失業危機。中國2010年失業人口為三億。至今,每年增加一千五百萬新勞動力進入就業市場。由於經濟下滑、工廠關門而失業,使得失業率如井噴。只今年便有七百萬大學生畢業即失業。而中共的「國進民退」,又令吸收80%就業人口的中小民企或停工,或倒閉,或經營困難……這些綜合造成了大陸嚴重的失業危機。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經濟專家大膽估算 大陸失業率已衝破10%
大陸失業率超過7%警戒線
朱鎔基首度承認大陸失業率達百分之七
大陸失業率達百分之七 總計一千四百萬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