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1月26日訊】近日,一位女士打電話舉報某縣學校存在吃空餉現象,希望媒體能夠關注,記者幾經追問她的姓名,她就是不說,還說,別問了,給你反映的情況絕對屬實,她們的老師告過,被學校整得很慘,據最高檢察院材料顯示,70%舉報人曾遭受打擊報復。
據《大河報》報導,今年1月9日,中紀委、監察部表示,提倡群眾實名舉報,凡實名舉報優先辦理,此後,全國許多地方的紀檢監察部門也紛紛表示鼓勵實名制舉報。一方面是官方的鼓勵,另一方面是民眾的顧慮。
今年1月9日,中紀委、監察部首次利用電視直播形式,通報2012年查辦案件工作情況。通報稱,去年前11個月,千餘名黨員因工程腐敗被查處,在2012年立案的案件中,案件線索來源於信訪舉報的占41.8%,來源於公檢法和審計機關移送的占20.9%,來源於辦案中發現的占7.1%。由此可見,信訪舉報已經成為紀檢監察部門獲取辦案線索最為重要的途徑。
擔心被報復 六成多市民不願實名舉報
儘管官方一再表示鼓勵實名舉報,可願意實名舉報的卻不佔多數。25日,該報記者走上街頭,隨機採訪了20名市民,問題就是「如果你是舉報者,你願意實名舉報貪腐官員嗎?」其中有13人表示不會考慮實名舉報,占受訪人數的65%。另有5人表示,要看舉報的對象是誰,只有兩人表示願意實名舉報。
市民龐德強就是不願實名者之一。「舉報人對於貪腐官員來說,肯定是處於弱勢地位。」他說:「絕大多數情況是下屬舉報上司,民眾舉報官員,兩者地位本不相稱,如果又處於一個單位或者平時就有衝突,那實名舉報幾乎會招來滅頂之災。現在有多少上訪者遭受到各種不公待遇,誰還敢實名舉報呢?」
市民李曉陽對記者說:「實名舉報後,貪腐官員得到查處還好,萬一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肯定會對舉報者打擊報復。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不實名的好。」
還有市民擔心如果實名舉報,被舉報人可能會通過某種渠道獲取舉報人信息,從而打擊報復。
民眾「希望」表示,中共向來是說一套做一套,一方面是官方鼓勵,隨後就把你打倒,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共號召大鳴大放大字報,鼓勵全國人民要敢於批評與自我批評,結果沒幾天不是被打成反革命就是右派,死傷無數,極度悲慘。
根據2010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材料顯示:向檢察機關舉報涉嫌犯罪的舉報人中,約有70%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打擊報復或變相打擊報復。這也印證了市民的擔心不無道理。
(責任編輯:吳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