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小學冬天無門窗 政府為面子叫停捐助

人氣 3

【大紀元2013年01月2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廣西一些山區小學校舍連門窗都沒有,學童在寒風中讀書。但當地政府為了面子,阻止外界捐助。

在中國大陸,《南國早報》報道說,該報記者最近到廣西 天等、大化等大石山區學校採訪,看到10歲左右的孩子在接近8℃的寒風中學習生活。學童在宿舍擠在一起相互取暖,穿著涼鞋在操場嬉鬧。

天等縣馱堪鄉孔民小學校長農康宏表示,這裡絕大多數孩子是家庭貧困的留守兒童。2012年初當地團委聯繫一家慈善機構,獲得捐資5000元,他才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床50元的被子,但沒錢買褥子,涼席從夏天墊到冬天。

此事見報後,吉林 、江蘇 、廣東 、廣西等地的愛心人士紛紛捐錢捐物,不僅101個孩子的鋪蓋問題馬上解決,他們的衣物、鞋子等也在源源不斷地寄到學校。

然而當地政府卻拒絕設立物資接收賬戶,要求記者停止呼籲捐助。理由是,不想戴上「災區」的帽子。山東大學退休教授孫文廣對此表示, 這種死要面子的官員在中國比比皆是。

「縣政府有財政預算,但前大多花在縣政府大樓和形象工程方面,山區小學校舍沒有人看得到,現政府就不願意花錢。另外教育方面的撥款往往也大多花在官員的工資上,比如一個縣的教育局又好幾個副局長,用在學校和學生身上就少得可憐。」

孫文廣三教授說,中國貧困地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遭到多方面的忽視。

「中國的媒體報喜不報憂,像《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對這些負面消息是不報導或者很少報導的,因為這些消息暴露了社會的陰暗面,只有一些網絡媒體或者老百姓通過微博披露出來。」

中國義務教育法明文規定,要給所有孩子同等機會的義務教育。但是在執行方面,城鄉之間有很大的差距。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岳剛德說。

「我認為,義務教育,包括落後地區的義務教育執行情況應該納入法律的軌道,新聞媒體的監督力一定要發揮出來。」

岳剛德建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貧困地區的教育投資,確保把錢花在學生身上。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高山的採訪報道。

(責任編輯: 辛民)

相關新聞
舉國體制下 昔日風光如今病困纏身的冠軍們
揭秘:中共誣陷法輪功是這樣編出來的
東 西:黃浦江不死的遊魂——石揮
淚奔!一圖一故事 每個故事都悲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