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黑作坊用病死豬煉油 流向未明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9月24日訊】近日,雲南昆明宜良縣匡遠鎮天橋村農貿市場旁藏匿著的一個煉油黑作坊被曝光。作坊裡面堆放著大量帶毛豬皮,作坊老闆將病死豬的皮、肉、內臟以及其它雜碎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後生產出油脂。目前,這些油脂的流向仍在調查中。

黑作坊被舉報用病死豬煉油

據大陸媒體報導,宜良縣的李女士舉報說,在宜良老火車站附近的天橋村,有一個用豬皮、內臟、死豬肉煉製食用油的作坊。這個作坊已存在五六年之久,平時惡臭難聞,讓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作坊每天拉一大批死豬,流出來的血都是臭的,蒼蠅特別多。

9月16日下午,陸媒記者找到了這個位於天橋村農貿市場旁的加工作坊,四周確實瀰漫著惡臭,門前的排水溝內汙濁不堪。

在進入農貿市場左側的一個廁所邊上,一處佔地200平方米左右的簡易磚房大門緊閉。透過鐵門縫隙往裡看,作坊內堆放著大量油跡斑斑的白色塑料桶和一些編織袋。

農貿市場內一鋪面老闆說,作坊原來在屠宰場裡,這兩年才搬到農貿市場邊上。作坊女老闆從外地購買豬皮、病死豬肉等,也有人直接把病死豬肉、內臟拉來賣給作坊,新鮮點的豬肉就加工一下賣出去,其餘煉油。

工人稱可提煉上等食用油

第二天下午,記者敲門進入了該作坊。進入廠房內,一個上了年紀的男子正在對一整塊帶毛的豬皮進行處理。

記者得知,這裡確實是在加工油,但工人一開始說話十分謹慎,稱這些油是加工了餵豬用的。

工人熟練地用刀把豬皮沒有毛一側的肥肉、脂肪等雜碎快速刮割下來,不一會兒就堆積了一堆碎肉。工人稱,刮下來的肉用來煉油,之後油會被送往養豬場,並不送往附近的餐館。

記者發現,在這個作坊內的豬肉皮已經堆積如山,散發出令人作嘔的臭味。在廠房的另一個角落,各種煉油工具一應俱全,油煉出來後就被分裝到一個個大鐵桶中。

這些用來煉油的豬皮、內臟、肉從何而來?提及此問題,這名工人並不願意透露。

記者以朋友開館子要購買一些豬油為由,問工人煉出來的油賣不賣。「賣啊,你要啊?我這裡有幾種油,開館子那就要用好點的油了。」工人說,他們這裡各種油的價格不一,但都是自己生產的,質量沒問題,甚至可以提煉成某品牌的上等食用油。

「這種就是好的油了。那種呢,加工下就成了金龍魚油了,我們炸那個油渣就餵豬了。」工人指著面前的幾桶油說,一些油是他們收來的,一些是他們煉的,可以吃,但怎麼加工成上等食用油,他也不知道。

更讓記者驚奇的是,這些油的價格低得離譜,每公斤只要4元多。

作坊老闆否認油銷往餐館

9月18日,記者將作坊的情況反映到宜良警方和工商部門。執法人員之後進入作坊,打開了裡面的冷庫,眼前的景象令人作嘔,大量用塑料袋裝著的動物內臟不停地往外滲著血水,帶血的豬肉連著骨頭成塊地堆放在角落裡,旁邊還有七八個裝有油脂的白色塑料桶,裡面的油脂較白,看上去和食用豬油沒甚麼區別。

在作坊的一面牆下堆放著數十袋用綠色編織袋裝著的豬毛,不遠處堆放著五六堆刮過肥肉的豬皮。裝油的大鐵桶有17個,每個能裝200公斤,工業鹽有17袋。除了冷庫裡的油桶和鐵油桶外,作坊內還有一些裝著不同顏色油脂的塑料桶,這些油有黃色、褐色、黑色,上面漂浮著泡沫。

作坊的老闆左某稱,她長期從事豬皮收購加工生意。她把收來的豬皮去掉肥肉,用工業鹽醃製後通過物流發往江浙一帶做皮革。她承認,這些豬皮一般是來自意外死亡的豬,而豬內臟很多是屠宰戶送來賣的,多是病死豬內臟。

但左某否認煉的油銷往餐館。她稱,好的油她就送往自己的養豬場餵豬,不好的就賣給青山村的國祥時家禽油脂加工廠。冷庫裡質量較好的油脂和豬肉是要賣給養殖孔雀的農場。

當天向記者介紹他們煉的油可以食用的工人也否認了自己之前的說法,並稱自己當時是想偷偷地弄點油賣給記者。

油脂流向不明

對於左某將油送往了油脂廠一說,記者前往國祥時家禽油脂廠調查。油脂廠陳老闆介紹,宜良當地有3個人會來賣油,其中有左某,且每次廠裡收油都要登記,但從廠裡原料入庫登記本上只發現左某的3次賣油記錄。

左某今年2月5日至8日一共向該油脂廠賣了3.98噸油,7月17日賣過1.34噸,8月8日賣過1.24噸。其中一次的油裡含有鴨油。最後兩次賣油間隔不到一個月,而7月份之前的5個月時間裏,她的油流向何方?

左某對自己所煉油的流向情況沒有登記,也無法拿出單據證明自己的油沒有流向餐館。目前,這些油的流向仍在調查中。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深圳病死腐爛豬屍煉油售飯店  令人作嘔
大陸研製5種地溝油檢測法 論證均失敗
豬屍農藥殺蟲 東莞日產數千斤黑臘肉
驚!地溝油流入深圳市政府機關食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