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9月19日訊】日前,在西伯利亞一個直徑約10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區,俄羅斯科學家發現規模驚人的鑽石礦藏,是全球已知儲量的10倍,足以滿足全球市場未來3000年的需求。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表示,西伯利亞東部的珀匹蓋(Popigai)隕石坑內有「數萬億克拉」的「衝擊鑽」,是良好的工業鑽石,而不是用來打造珠寶。
新西伯利亞市地質與礦物研究院院長尼古萊•波克希倫科本週一對媒體表示:「Popigai岩石內蘊藏的超硬度鑽石的數量是當前已知全球儲量的10倍,足有數萬億克拉。」他還表示,這一礦藏會導致多個工業領域出現「革命」,「但不會擾亂鑽石市場,因為這一市場是由珠寶鑽石主導的」。
波克希倫科解釋說,35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砸向此處,導致發生大爆炸,也留下了一個62英里(約合100公里)的隕石坑。因此鑽石在爆炸時巨大的壓力和超高溫的作用下變得無比堅硬。這種鑽石含有其他分子形式的碳,硬度是普通鑽石的兩倍,因此具有最高級的工業品質。
「撞擊鑽石擁有與眾不同的研磨特徵,尺寸也較大,這些都提高了它們的價值。與普通鑽石相比,撞擊鑽石在工業領域的用途更廣,價值也更高。」
據悉,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前蘇聯克里姆林宮政府便知道這個小行星撞擊區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鑽石。這個秘密之所以直到現在才對外曝光的原因在於,俄羅斯希望藉助這一驚人礦藏在嚴格管控的鑽石市場攫取大量利潤。鑽石市場獲利豐厚,前蘇聯時期就開始為工業部門生產各種人造鑽石。
俄羅斯政府最終允許新西伯利亞市地質與礦物研究院的科學家在上週末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揭開這個撞擊坑蘊藏大量鑽石的秘密。
波克希倫科說,研究院計劃向該隕石坑派遣一支勘探隊,與俄羅斯國有鑽石公司阿爾羅薩共同開發。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