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高調造勢 日本低調步步為營占釣島軍力盤點(組圖)

人氣 3

【大紀元2012年09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日本傳統多以鞠躬表達「彎身行禮,以示恭敬」,而在中國很容易會被誤認為是低頭彎腰的尊卑之禮。在釣魚島主權爭端升級後,日本外務副大臣專程訪華並遞交日相給胡錦濤的親筆信要求高層對話。這一外交態勢的轉向在中共官方媒體及論壇被看作是日本求和姿態。面對中共官方媒體咄咄逼人的造勢宣傳,作為對釣魚島實質性佔領的日本莫非真是妥協了?

官媒高調造勢迫日本求和?

8月30日,中共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在國防部的例行記者會上被記者問到,如果釣魚島上出現了日本自衛隊,中共軍方會採取甚麼樣的措施?發言人耿雁生還是用過去的陳腔爛調在口頭表示一下主權。

有民眾用中共的外交詞令編出段子來調侃中共是武大郎只在嘴硬:「潘金蓮是我固有的老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西門慶的任何舉動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同時,我武大郎也有能力維護夫妻的權益。」簡直是在自欺欺人。

中共官方媒體也配合高調造勢,自娛自樂。29日中新網「借用」外媒報導稱:「日本最害怕中國的二炮。媒體報導的威懾力超過一場軍演;只需要一篇報導、一個電視畫面便足以讓美國和日本回味其震撼程度。」

釣魚島主權爭端升級後,中國的很多官方論壇都充斥著這樣的觀點,「日本此次主動送出首相親筆信求緩和中日關係,在釣魚島問題上向來堅挺的日本這次徹底妥協了。」

日本低調「佔領」步步為營

中共官方媒體的高調造勢宣傳,真的震懾住實質性佔領釣魚島的日本嗎?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海上保安廳決定組建一個專門負責尖閣列島(釣魚島)警備的海上保安本部,以應對中共對該島嶼的控制。

日本海上保安廳透露的消息說,目前負責沖繩縣附近海上警戒和救難事務的第11管區海上保安本部將作為尖閣列島(釣魚島)的專屬警備部隊,同時在沖繩縣那霸市新設一個「那霸海上保安部」,負責那霸市附近海域的警備。

第11管區保安本部將增加艦船和人員,以強化尖閣列島(釣魚島)周圍海域的警備。新警備體制將於明年4月開始施行。

日本海上軍力躋身亞洲前列

中國有句歇後語: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別於中共官媒高調的造勢宣傳,軍方人士對於中日雙方軍力對比有著不同的分析。據報導,原中共海軍裝備技術部部長鄭明少將日前表示,中國海上執法人員與海軍近年來在裝備上有了相當的發展,但仍不如日本。

日本強大的經濟實力是其軍事實力的基礎和保證,並且在常規力量的建設上其投入和高科技都是他國無可比擬的。日本自衛隊有規劃的軍隊建設和有步驟的武器引進使其戰力超強。

日本的軍事技術發展勢頭強勁,在不少領域已經與美國並駕齊驅,而在軟件、雷達、通信網絡管理、微電子和材料等重要領域,日本已處於領先地位。

航空自衛隊

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內,海、空軍是日本自衛隊重點發展的軍種,因而,航空自衛隊在數十年的發展中,已擁有數量雖少,但相當先進的武器裝備體系,作戰能力相當強大。
  
日本航空自衛隊主要由航空兵、防空導彈及雷達警戒部隊組成。編制定員4.72萬人,實有兵員4.53萬人。航空自衛隊裝備各型飛機1000架左右。其中F-15J戰鬥機186架、F4-EJ戰鬥機111架、F-1戰鬥機74架,未來預計F-2A/B戰鬥機130架;運輸機90架,主要有C-130H、YS-11運輸機,CH-47運輸直升機等;教練機200餘架;預警、偵察、電子干擾、救護飛機約75架。現有飛行員1800餘人,戰鬥機飛行員年均飛行時間160小時以上。

F-2戰機
  
2000年10月2日,進入現役的日本F-2戰鬥機舉引起了軍事專家的關注。因為F-2戰鬥機不僅將成為日本空中自衛隊未來作戰主力,而且它是日美兩國之間第一個武器裝備防務合作項目,F-2戰鬥機是以美國開發生產的F-16戰鬥機為基礎,集日、美兩國科學技術力量共同研製開發的「混血戰鬥機」。
  
由於日本的F-2戰機是以美國空軍的F-16C/D型戰鬥型為藍本設計建造的,在飛機外形、動力設計、搭載武器等方面吸取了不少F-16的優點和特長。就總體性能而言已經大大優於F-15和F-16戰鬥機,制空和作戰能力都相當強。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戰鬥機之一。
  
F-2既能進行空中格鬥,又可對地實施攻擊或進行海上護航。同美軍的F-16相比,F-2更偏重於對地實施攻擊和提供近距離火力支援。由於F-2戰機通常需要長時間滯空執行任務,並要求能夠在短距離內起飛及降落,所以日本空中自衛隊選擇了既堅固又輕巧的合成材料來製造機翼,而且F-2的機翼比F-16的機翼大25%,因而能夠增加燃油貯存量和裝備更多武器。F-2的機身長度為15.52米,寬11.13米,能夠在飛行中接受空中加油,其作戰半徑約810公里,續航里程在4000公里以上。F-2戰機能夠掛載的武器非常多,僅導彈和炸藥的外掛點就有11個,能夠裝備2枚AIM-9「響尾蛇」導彈或是三菱公司的AAM-3型空對空導彈,3枚反坦克制導炸彈以及4枚ASM-1型或ASM-2型反艦導彈。

現在,F-2最先配屬第3航空團(三澤)的多功能戰鬥機共有130架,正配屬日本全國各地的航空團。

F-15J/DJ戰機
  
F-15J/DJ是自衛隊主戰飛機,總數有198架(含F-15DJ教練型38架),航空自衛隊的F-15J/DJ其規格與美國F-15C/D早期型相似,該機的主要系統與美國戰鬥機相同,並換裝J/ALQ-8型電子支援系統和XJ/APQ-1型雷達預警接收機等日本自產的小型感測裝置。

自1980年開始日本就引進該型戰機,由三菱重工負責全機的組裝,1997年開始大規模現代化改進,主要項目包括將雷達換裝升高到APG-70型雷達相當的APG-63U型雷達、中央計算機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加裝紅外搜索跟蹤裝置,配備性能與A1M-120相當的日本產XAAM-4型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等。最大速度2.5馬赫,最大升限24,000米,最大作戰半徑1,600公里(一說1,100公里。明年將進駐沖繩那霸的F-15J中隊在釣魚島及東海方向至少具備30-40分鐘以上的滯空作戰時間,而且還是在沒有空中加油的情況下),載彈量7,620公斤,武備為AIM-9「響尾蛇」近距導彈、半主動雷達制導的AIM-7「麻雀」中距導彈各4枚。2005年將達到210架,預計最後的總生產量可達224架。

AH-1S攻擊直升機
  
AH-1S攻擊直升機是美國貝爾公司研製的第一種專用型攻擊直升機,代號「休伊眼鏡蛇」。AH-1S於1978年開始服役,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反坦克直升機」之稱。日本自衛隊目前擁有裝配有更強有力發動機和堅固機身的改進型AH-1S近100架。
  
主要戰術技術性能:機長13.54米,機寬0.915米、機高4.12米,最大飛行速度315千米/小時;武器為一門20毫米口徑航炮,8枚反坦克導彈或4個火箭發射器或4個機槍吊艙。
  
主要特點:換裝新的發動機,機動性增強;採用複合材料旋翼槳葉,能抗23毫米口徑炮彈;採用平板式座艙玻璃,減少了貼地飛行時光的折射;加高了串列式座艙的後座,擴大了飛行員的視界;增強了火力,提高了命中精度。在海灣戰爭中AH-1S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擊毀了大量伊拉克軍隊的坦克和其它目標,並在阻止伊拉克軍隊撤退的戰場遮斷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E-767預警機
  
E-767預警機於2000年在自衛隊服役,目前裝備的4架均部署於東京附近的濱松基地。E-767配備空中加油裝置,機載E-3的AN/APY-2型預警雷達系統對高空探測距離800公里,對低空海面為400公里,可同時跟蹤600個目標處理300-400個目標,同時能自動引導和指揮30批飛機(多至數百架)進行攔截作戰。其警戒雷達分24個扇面,均可獨立採用6種搜索模式,整套雷達系統配有高效率的處理系統,包括14套電腦顯控設備和18套通信系統,機載通信系統能實現與指揮系統–「巴其」系統、作戰飛機、E-2C多個目標自動數據傳輸和圖像傳輸。

日本13架E-2C「鷹眼」預警機,1998年前裝備,其中5架「鷹眼」已在2003年前完成了改進升級。(AFP)

E-2C「鷹眼」預警機
  
13架E-2C「鷹眼」預警機,1998年前裝備,其中5架「鷹眼」已在2003年前完成了改進升級。主要負責北部、中部和西部空域的警戒巡邏任務,緊急情況下擔負24小時不間斷的巡邏。日本總共投資12億美元,對現役E-2C預警機大幅度改進升級,全部工作將在2005年完成,目前E-2C正在具備空中受油能力。

海上自衛隊
  
重點發展海空軍,特別是重點發展海軍,是日本軍隊建設的方針。作為一個島國來說,日本海軍是達成其軍事戰略的主要兵力。近年來,日本海上自衛隊重點建造了一批具有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和大型運輸艦船,成為一支兵種齊全,裝備先進,具有較強反潛護航作戰和遠洋機動作戰能力的精強軍種,海上自衛隊現役人數4.3萬,擁有各型戰艦近170艘,總噸位40萬噸,其中驅逐艦、護衛艦77艘,常規動力潛艇16艘,反潛巡邏機、直升機等各種飛機近200架。美國著名軍事評論家巴克爾在分析日本海上軍事力量時指出:「日本海上自衛隊現已成為西太平洋地區最強大的海軍力量,而且日本政府從來沒有停止海上自衛隊現代化的努力……」

「親潮」級常規主戰潛艇
  
「親潮」級是二戰之後日本自研自建的第7級潛艇。它艇體長81.7米,寬8.9米,吃水7.9米;水面排水量2,700噸,水下排水量3,000噸;水上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節;下潛深度可達500米,單艇造價約5億美元。它是迄今為止日本建造的最大一型潛艇,是日本最新一級多功能常規攻擊型潛艇;其噸位僅次於澳大利亞的水下排水量為3,350噸的「科林斯」級常規潛艇,屬於當今世界排水量最大的常規潛艇之一。

「親潮」級潛艇既適合於在日本這個多島之國的近海從事巡邏警戒,也適合於遠海作戰。它能進行水下偵察、反艦、反潛和佈雷等多項任務。到2005年9月,日本的9艘「親潮」級潛艇將全部進入海上自衛隊服役。日本21世紀的主戰潛艇群由此組成。
  
「親潮」級有很好的隱形性能,它在水下長時間航行的能力也比其他國家常規潛艇高出許多。位於艇艏聲吶艙上部的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於發射日本的89型線導魚雷和美國制「魚叉」潛射反艦導彈,兩者都屬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

「摩周」級新型補給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迄今噸位最大的艦船「摩周號」(AOE-425)3月16日投入服役,據稱此舉意在強化日本自衛隊在海外的活動。在岡山縣一個造船廠完成轉交儀式的「摩周號」,是一艘噸位達13,500噸的新型補給艦,比此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所擁有的最大的同類戰艦,又大了5000噸左右。這艘斥資約380億日元建造的大型艦船,全長221米,艦寬27米,定員145人。艦內設備裝置也進行了改良。服役後配備於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艦隊,以位於京都府的舞鶴基地為停泊母港。預定在經過半年左右的訓練之後派往印度洋執行任務。與此同時,另一艘同樣級別的大型補給艦也正在加緊建造,並預計於2005年3月份下水服役。

「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
  
「金剛」級導彈驅逐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二戰後建造的噸位最大、火力最強、性能最優的驅逐艦,也是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先進的「宙斯盾」系統的水面艦艇。它出現的原因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急需加強其「八八艦隊」的防空能力,在航母受到種種限制,一時無望到手的情況下,擁有出色防空能力的「宙斯盾」級驅逐艦自然成為最好的選擇。
  
該級艦是以美國海軍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為藍本建造的,在指揮系統和武器裝備上大致相同,但艦體卻採用了日本的設計,較後者噸位更重、航程更遠,從而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引以為榮的最新傑作。該級艦全盤引進了美國尖端的「宙斯盾」系統,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防空體系。因此「金剛」級導彈驅逐艦的防空作戰能力在世界海軍中也是第一流的。其首艦「金剛」號(DD173)於1990年5月開工,1991年9月下水,1993年3月正式服役。隨後是「霧島」號(DD174)、「妙高」號(DD175),1998年3月,第4艘「鳥海」號(DD176)服役,標誌著建造計劃的全部完成。據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近日獲得合同,再為日本的一艘「金剛」級驅逐艦提供「宙斯盾」武器系統。

1998年3月,「大隅」級「運輸登陸艦」的首艦「大隅」號正式服役。該艦滿載排水量1.3萬噸,與意大利的「加里波第」號航母1.34萬噸相彷,比泰國的「差克里•納呂貝特」號航空母艦1.15萬噸還大。一次可運載1000名陸戰隊員、10輛90型主戰坦克及數架CH-47重型直升機。特別值得警惕的是,這艘「准航母」採用前後貫通式飛行甲板,甲板上可以加裝滑躍式的跳板,只需要簡單改裝,「大隅」就可以起降「海鷂」之類的垂直起降戰鬥機。該艦甲板下的空間可以改裝成機庫,必要時還可加裝艦載機的指揮控制導航等相關設備。因此,「大隅」級「運輸登陸艦」隨時可以改裝成輕型航空母艦。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VOA:保釣事件 民族主義烈火太危險
日媒:中共開3條件默許日本將釣魚島國有化
外媒:民主政府行動捍主權 獨裁中共最軟弱
胡賽萌:智障勞工的權利比釣魚島更值得我們去捍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