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意義上講,人類社會終會存在窮人和富人之分的,所謂社會均富、大同社會是不存在的或者只短暫的存在。因為不對稱是宇宙法則,一沒有了窮富之分,社會能量便沒有了流動的動力,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整個社會的塌陷。蓋因每個人的能量的差異化決定了群體勢必分化出階梯狀的結構。
但社會要避免無限的分化導致極大的貧富不均,因為富人與窮人的關係本質上共生的關係,離開任何一方,自己都將不會存在。所以,便要求有一種社會制度來約束這種本能的分化,無論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不同的是,重心不同。資本主義的重心在於儘量發揮富人的能量,社會主義偏重於窮人,但無論在那種制度下,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利益博弈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正如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所說,要窮人更窮、富人更富的觀點是違反人道的,也是違反能量制約關係的,物極必反,窮人的造反就可以消滅富人。在通常情況下,社會遊戲規則由富人制定的較多,因為權力總是向財富靠近,但在革命時期,卻相反。所以說,窮人的幸福只有在革命期間才會得到實現,儘管革命會給生產造成極大破壞。
有人問,富人和窮人到底誰養活了誰?有人說是富人養活了窮人,因為富人靠錢購買資產提供就業機會,窮人出賣勞動;有人說是窮人養活富人,因為窮人的勞動創造了一切,沒有窮人的消費,富人的東西也賣不出去。回答這個問題,要從人類社會的最初級形態來分析,原始社會裏沒有貨幣,只有單純的勞動,大家一起勞動才能生存,在這裏談窮人和富人沒有意義。但隨著工業的發展,貨幣的出現,才真正把富人窮人的關係複雜化了。誰的貨幣多誰就是富人,是個潛規則罷了。貨幣是什麼?本質上就是一種符號,沒什麼使用價值,但約定俗成後,就不得了了。如果不靠貨幣交換,而只靠物物交易,富人窮人的差別是沒有這麼大的。所以說,人類本來是平等的,但貨幣的出現分化出了窮人與富人,誰獲得這種符號的本事大,誰就是富人。
窮人的存在,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貧窮,饑餓,甚至是地獄;富人的存在讓我們看到了什麼是幸福,奢靡,甚至是天堂;天堂地獄不在天上或者地下,兩者就在人間!過度關注富人忽視窮人,或者過度關注窮人批判富人,都是一隻眼睛被蒙蔽了,看得世界也必將是模糊扭曲的。社會的動盪無不是因為用一隻眼睛看世界看出來的問題;只有兩隻眼睛同時睜開,才能看清真理。
──轉載自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