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8月07日訊】在北京務工近10年的劉志國,省吃儉用攢下12萬元存款。2010年12月31日,劉將分散在不同銀行卡上的12萬元集中轉存到建行儲蓄卡上。2011年1月23日,劉去銀行取錢,發現卡上只剩8000多塊,被盜走了11萬多元,而卡一直在他身上。而後建行先後以借據形式給了劉志國2.5萬元,要求其封口。
中國經濟網消息,劉志國從發現11萬元存款被盜刷至今一年多,劉志國找了警方、存錢的建行網點、建行總行、律師等 ,但無人能告訴他該如何找回存款。事情陷入僵局中。
建行方面稱和建行沒關係
2011年1月23日,劉志國已在福建準備過新年,為了給老婆孩子買新衣服去銀行取錢,發現錢被盜。
劉立即撥打建行客服電話95533,客服經查詢稱他的錢在國外被取走。劉報警,福建警方稱卡是北京的,要到北京報警。當晚劉返回北京找建行。
劉說:「開始幾次建行根本不理我,後來找了建行總行個金部的一個老總,那時過兩三天就年三十了,他說你沒錢也回不了家,就讓其他人給了我1萬,還打了張借條。」
新年後,劉回京找建行,獲知錢存入4天後,從2011年1月4日開始到1月13日,在泰國被多次盜刷。
建行方面稱和建行沒關係,稱劉自己最後一筆取款是河北石家莊農行ATM機,在那裏銀行卡可能被複製。劉趕去石家莊。
石家莊農行隨即將劉取錢前後的監控錄像調出來查看,最終核實沒有問題。
劉志國一再找建行,2011年6月,建行又給了劉志國1.5萬元,還是打了借條。借條附加了條件:劉志國承諾拿到兩筆借款後不再以上述理由為由、以任何形式向建行尋求幫助。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李偉分析說:「這張借條很糊塗啊,說救助也不是救助,說借款也不是借款,看起來是既像借條、又像保證書。如果說是借條,從法律角度看,這個合同有問題,首先就是出借人不明,看不出出借人是建行還是個人。」
找回存款的艱難
劉志國報警後,警察明確表示,這是跨境的,他們不能派警力去國外追。這11萬都不夠警察出差費用,要等等看有沒有聯案。如沒有聯案,尋求警方路就斷了。
如果找法院訴訟,除卻訴訟費難以承擔外,最大的問題是舉證困難。警方沒有任何能證明劉的卡是被複製或被盜刷的書面證明,銀行只是口頭承認其卡是被盜刷。
李偉表示:「即便是起訴,劉志國現在也面臨著舉證困難的局面。」「劉志國有2年訴訟時效,這期間如銀行能給解決了最好,如不能解決,最終無論能否成功,也只能走訴訟。」李偉說。
李偉認為: 「從法律上講,劉志國將錢放到了建行,整體上都是建行的資產,銀行應該積極配合、推動警方調查調查。從儲蓄合同的角度,未破案前,建行也應該先將錢還給劉志國。」
近年來存款被盜的案子不少,勝訴的極少,只有個別案例勝訴。
(責任編輯:李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