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8月16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我們再接一位加州的丁先生,丁先生好。
丁先生:紀嵐主播好,李天笑博士、竹學葉博士好。王立軍他也是共產黨員,官位在薄熙來之下,可能同谷開來平平,但他犯的罪沒有谷開來大。對美國而言,王立軍是傳遞情報,並求自保,因為他曉得有人暗算他了,奔到美國領事館去希望美國人保護他,結果美國人不知道怎樣沒有保護他。美國人認為王立軍是不但沒有罪反而有功,所以安徽法庭審王立軍又是另一樁冤案,或者像剛剛前面那位講的,又是一場鬧劇。
主持人:好的,謝謝丁先生。丁先生提出來王立軍到底有沒有罪,是有功還是有罪?那我們再接一下觀眾朋友的電話,三藩市的黃先生您好。
黃先生:這個谷開來的經濟糾紛案,純粹是一個鬧劇。她說是經濟糾紛,糾紛是不知道誰對誰錯,現在還不知道。說薄瓜瓜受到威脅,那個時候薄瓜瓜人在哪裡?有什麼證據沒有?沒有公開,所以中國那個法庭是有鬧劇的,我見過的。他們是雙方律師辯論得非常之精采,但是最後的結案是什麼樣呢?到最後才知道。
這個毒殺案的話,最高刑法可以判死刑,但是它可以緩刑,為什麼呢?因為它將來可以翻案的,它可以說她是正當防衛,或者說她防衛過當,因為她受到威脅所以防衛過當。最後她可以保外就醫,還可以監外執行,她只要留著青山在就不怕沒錢花。所以這個問題好像引起了輿論的注意。謝謝。
主持人:謝謝黃先生。我們再接一位加州的包女士,包女士您好。
包女士:大家好。既然是一個鬧劇的話,谷開來這個案子刑事案的話我們也搞不清楚,那民事部分要怎麼解決呢?英國可不可以引渡谷開來到英國去受審呢?這樣的話她就要賠償海伍德家人,海伍德家人可以跟她要62億元,然後這個錢應該還給中國民眾。
然後王立軍他在美國領事館交出來的文件,根據這些文件為什麼國際人權法庭沒辦法起訴谷開來,她是會逍遙法外。王立軍他既然到了美國領事館,為什麼他沒有要求政治庇護,如果他有了政治庇護,中國大陸還可以這樣亂審他嗎?謝謝。
主持人:好,謝謝包女士。我們還有很多觀眾朋友在線上,請現場嘉賓對剛才觀眾朋友的問題先做回應。同時我們聚焦剛才觀眾朋友提出的問題,究竟谷開來在這個案件中殺人動機是什麼,這背後隱藏的核心實質是什麼?同時觀眾朋友也問到了關於王立軍的實質是什麼?請兩位集中分析一下。
李天笑:關於殺人動機,中共新華網在五千字的庭審紀錄裡面已經給了一個說明,它說是因為在2005年左右,海伍德要求認識谷開來,介紹她跟一個商人做房地產生意,結果沒做成。海伍德要求1,300萬英鎊的回報,沒給他,他就在05年的時候發了一些E-mail對薄瓜瓜進行威脅。這個情況下過了6、7年左右,她突然覺得對薄瓜瓜的威脅正在進行之中,所以她一氣之下就把他殺了。是這麼一個說法。
現在問題就說這個殺人動機能不能成立?我看網上有很多評論,我自己認為這個很難成立。首先她通過海伍德轉移到國外的資產,日本新聞媒體已經證實有60億美元,《大紀元》報上面說是80億美元。這麼多資產在國外,她有沒有必要為了這1,300萬英鎊來把他殺了呢?因為當時薄熙來主要目的通過從政治途徑上 升到中南海,進入常委然後做總書記。在這樣一個政治目標情況下,她會為了一筆錢而做殺人的事,毀了他的政治前途?我覺得這種可能比較少。
再有,當時薄瓜瓜他身在美國,2009年就到哈佛唸書了,這個時候海伍德有什麼能力威脅,通過暴力手段去威脅或者綁架薄瓜瓜呢?幾乎不可能。第三,在英美國家來說,如果你為了錢對一個人發出暴力威脅或者綁架以達到經濟目的,肯定是得不償失的。我想海伍德他不會做這件事情來鋌而走險。從這種種原因來看,我覺得很難說服人。
竹學葉:這個過程中,所謂聽審紀錄在新華網出的文章裡面講到了,它所謂的事實是05年發生的,當時李博士也提到了,但是我們都知道在之前很多的媒體包括海內、海外、中國的、西方的都已經證實海伍德是在90年代認識薄家,2001年的時候薄瓜瓜已經是在海伍德做為監護人情況下,在英國讀書了。怎麼4年之後才會認識薄家,薄谷開來才說好像要求認識他們?顯然就在當庭谷開來是撒了謊的。
那為什麼要把時間拖後這麼久,拖後了至少5、6年這麼一個時段,而且把薄瓜瓜是在海伍德監護之下在英國讀書,這麼親密的關係有意忽略掉,而法庭置全天下人所共識的一件事實而不顧,就接受谷開來這個說法。這個本身給我印象很明顯是在掩蓋一件東西。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海伍德如果輕易向谷開來說要一千多萬英鎊的話,他等於是在太歲頭上動土了, 他是完全了解谷開來的手段的,薄家在中國能夠任由他來敲詐嗎?絕對不可能,而且如果真有這種威脅,谷開來絕不會讓自己的兒子還在他的監護之下繼續生活4年,早就會轉移走,至少可以回國吧!那麼為什麼會在幾年之後,薄瓜瓜已經成人而且在美國待了2年之後,這件事情她還覺得有危險呢?也就是說這個危險本身不是薄瓜瓜的生命,也不是說海伍德要這麼一筆所謂的諮詢費,而是海伍德手裡面有一個足以讓谷開來掏錢的東西在手,也就是說他認為要錢是能要到得來的,就值這麼多錢。
當然,生意本身是一個幌子啦,所以我覺得這裡面就掩蓋著一個天大的黑幕在後面,那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一下,在2005年之前薄熙來在大連主政的時候,這期間兩家的互動,兩家做的一些事情,如果我們把這個事情再回顧一下的話,我相信可以讓我們看到這裡邊就是藏著一個秘密,而且法庭和被審判的人在共同掩蓋這個秘密。
李天笑:還有一點我再補充一下,當谷開來在這麼說的時候,海伍德他的妻子和孩子是在中國,等於是處在人質的一種狀態,如果他要要脅薄瓜瓜的話,那等於是把自己的家庭處於危險之下,這個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主持人:觀眾朋友,您現在收看的是《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今天我們探討的話題是「從谷案內幕看王立軍受審」,歡迎您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646-519-2879參與討論,或發表您的見解。我們繼續剛才的討論。
我們題目談到了,剛才觀眾朋友也談到了,現在海外的媒體提出種種的質疑,5種質疑也好,6種質疑也好,都提到了各種方面的質疑,包括剛才天笑博士所講到的對於谷開來殺人的動機,究竟海伍德能不能威脅到薄瓜瓜;還有谷開來為什麼會承認她殺人這樣一件事情,一點都不含糊的去承認。其實我們從外界來看,殺人罪其實是非常非常嚴重的一個罪行了,在這一點上,如果她能承認的話,那麼她背後又掩蓋著什麼?究竟背後有什麼呢?我想聽聽兩位的分析。
李天笑:我想背後就是有一筆交易,這筆交易實際上已經得到中共高層的同意,它已經作為一個指示發到法院。中共的司法過程就是這樣的,法官他不敢通過任何自己獨立的審理方式,或者是給她定罪,律師也是擺好的,做樣子的。所以谷開來殺人這個事情,作為個人殺人來說,已經有了一個說法,就說她是由於部分原因,好像是海伍德威脅到薄瓜瓜嘛,有經濟糾紛。
另外的話,這個殺人本身就侷限在只殺了一個人。它還提到一點,說她有重大立功表現,就是把其他人給供出來了,到底供出誰它沒講,是把薄熙來供出來呢?還是把他底下四個高級警官供出來了?這個都沒講。基於這三個條件,中共實際上打一個伏筆,就是什麼呢?可能會對她在死刑上面作死緩處理,或者怎麼樣,做一個軟性處理,所以說她就承認了,因為她不承認也沒有用啊。我想是這麼一回事。
剛才有一個觀眾加州丁先生講,他說王立軍是有功之人,因為他向美國領事館提供了一些材料。實際上我覺得,在谷開來犯罪的三個方面,第一個是謀反,和周永康、薄熙來一起謀反,設計竊聽中央,要搞掉習近平。這方面王立軍是積極執行者,他是設竊聽器等等,做這些具體操作的事情,所以他也犯罪。
另外在殺人這方面,王立軍應該說是殺人如麻,特別是他在錦州的時候成立一個叫什麼現場心理研究中心等等,拿法輪功學員來做這些活人實驗,就是看摘除器官以後,怎麼樣能夠使器官存活的更長等等這些東西,實際上是大規模的用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這種方式,來殺戮法輪功學員。這種方式跟日本的那個731細菌部隊做法,我覺得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他在殺人這方面也是令人髮指的。
第三個,在整個過程當中他實際上是積極的,打黑的過程中積極的執行了薄熙來的指令,兩者之間甚至有的是配合得非常密切,而且他之所以會跟薄熙來和谷開來發生矛盾,因為最後薄、谷覺得他有了反心,所以對他提防,或者是他受到了中紀委的追查,覺得對他不放心,想把他連海伍德一塊殺掉,所以他是在這種矛盾的情況下投奔領館的。當然投奔領館要帶點見面禮去,這個就是他作為逃生的一個禮物,來送給美國人,但實際上最後也沒有成功。
竹學葉:我覺得是這樣,像谷開來當庭那樣毫無障礙的就承認了殺人這麼一個事實,那也就是剛才李天笑博士講的,就是說已經有了個交易。但是我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她殺人的時候一定是覺得沒有危險,如果她知道殺人會償命的話,可能不會去殺人,但是殺了人以後,在法庭上那麼輕易的承認了這件事情,她準備自己就去償命嗎?我從聽審的現場來看,看不出這一點,也就是她心裡非常的有譜,就是說承認了才會是最好的結果。
那麼有什麼會比殺一個人還會更重的罪行,而中共願意把那個罪行給她掩蓋起來,讓她承認這麼一個殺人的罪行而放過她,饒她一命呢?那麼我想很容易就把現在媒體和公眾都在談論的一件事情,很容易就聯繫起來,那就是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
當然相關的報導有很多啦,就是說屍體如何能夠通過不法的手段,甚至於所謂合法的手段,通過警察、司法部門,能夠轉到這個工廠裡面去,又能夠做成標本,運到國外來到處去展覽,這裡邊有一些就是法輪功學員被迫害之後的這種屍體;而薄熙來和谷開來兩個人在其中就是直接的主導者。
那麼如果我們把這件事情放進去看的話,共產黨也不願意讓這件事情大白於天下,谷開來當然也樂得讓中共把這件事情掩蓋下來,而承認殺害海伍德,那麼這樣一來雙方各得其所,罪行自然就輕了很多,也瞞天過海,讓人們覺得,喔,你看中共的法律還是滿公正的,殺人償命,甚至於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夫人殺了人,也是要承擔責任的。好像很公正,但是掩蓋的事實,我覺得在法庭上也是表現得很明顯。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