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 6日電)歐洲央行官員決議,將歐銀主要再融資利率從1%調降至0.75%。台灣學者持正面看法。學者指出,雖然歐債是長期結構問題,但面臨短期經濟衰退,仍須採取刺激成長方案來救。
歐洲中央銀行(ECB)決議將利率降到歷史低點,將歐銀主要再融資利率從1%調降至0.75%;並在主權債務危機恐讓歐元區步入衰退之際,宣布不會付隔夜存款利息。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雨田表示,先前歐盟高峰會的決議,雖暫時紓解歐債國家問題,但歐盟區仍有長期結構問題需解決。
周雨田對ECB降息持正面看法,他說,歐盟可能有更進一步共識,景氣衰退是很嚴重問題,先前是以德國為首主張的撙節措施,且德國對通縮敏感,不願做寬鬆政策;但法國總統主張刺激性的擴張政策,撙節措施會讓面臨衰退的國家也無法在這幾年內將債務降低。因此,這次歐洲央行採取降息,應是主張擴張派的一方得到較多支持。
周雨田指出,在經濟衰退時,他比較贊成採取擴張財政政策,他說,財政赤字是長期結構問題,需要解決,但歐洲更要緊的問題是短期的經濟陷入衰退,要趕快刺激成長。
他比喻,就像有慢性病的病人,雖然要長期治療,但如果這位病人又同時有急症問題,就要先救急。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分析,ECB降息1碼使再融通利率降至歐元區成立以來最低的0.75%,銀行存放在央行利率也同步由0.25%降至零,由此可知,ECB希望藉著再融通利率的調降壓低市場利率並刺激經濟,也希望透過將銀行存放在央行利率降至零,減低銀行存放央行的意願,並增加貨幣市場的拆借活動,以減少部分銀行對央行資金的依賴。
寶經院指出,這次ECB降息符合市場預期,問題是ECB並沒有向市場說明未來貨幣政策可能的走向,顯示內部認為短時間內應不會再進行額外的貨幣寬鬆政策,也意味ECB需一些時間觀察上週末歐盟高峰會到底對市場能夠帶來多大的信心提振。
寶經院認為,在這次降息後,下一次的會期,ECB將會維持貨幣政策不變,屆時如果市場動盪仍在,且經濟仍然沒有起色,ECB才有可能在下次的會期中說明未來可能的貨幣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