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7月17日訊】經歷過百年屈辱歷史的中國,據說現在一掃以往「東亞病夫」孱弱名號,怒髮衝冠,倏然間雄踞世界之林,不單GDP傲視環球,勇超日本,緊逼美國,而且還神五上天,奧運世博連連,真個是「流水潺潺,鶯歌燕舞」,一片繁華強盛美好和諧盛世,令世人刮目相看。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如此超級強國最近卻老是被左鄰右舍調戲,欺凌,幾乎東西南北四面楚歌,從陸地到海上,不論國家強弱大小,無一不遭到周邊鄰國挑釁和。
先說陳年舊事。
陸地上北方的北極熊霸佔好幾百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遲遲不予歸還,卻還假惺惺的要與中國交好,一副聯手抗美的架勢,舉行什麼中俄軍演,黃鼠狼給雞拜年罷了。當年老沙皇霸佔大片中國領土,還在東北進行日俄戰爭,即使是在所謂社會主義陣營大家庭中的蘇聯,也還惡語相向打了珍寶島一仗。
中國西南方向的印度,強行佔領藏南地區達百年之久,上世紀中國倒是雄糾糾的與之大干一場,可是最後結局卻是勝仗之後,藏南依然奇怪的在打敗仗的印度手中。那裡不但有印度本土人繁衍,且有了當地居民公投最後歸宿的跡象。如果這樣,藏南將永遠的脫離中國懷抱。雖然藏南目前尚在中國地圖版圖內,卻不過是畫餅而已。
往事成為過去,暫且不再多提。當今中國已經格外強大,周邊國家是否敬畏中國,不再騷擾滋事。答案且讓我們一一細看。
先看南方昔日的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小兄弟。儘管同屬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卻照樣在中國支持其抗擊美國統一之後不久挑起西沙之爭,其後又為柬埔寨不惜與中國叫板開戰。進入和平建設年代,拜中國為師拋棄極左路線,搞改革開放的同時也依然不忘尋釁身為老師和大哥以及恩人多重身份的中國。或者驅趕中國漁民,或者瘋狂開採南海海上石油。為國家利益之爭,他們壓根不把崛起的中國放在眼裡。
太平洋上的島國菲律賓,不論軍事經濟政治地理諸方面,都算不得什麼一流強國。但就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島國卻屢屢在黃岩島上大做文章,又是武力強佔,又是輿論配合。居然令強大起來的中國無所適從,除了發表嚴口頭的嚴重抗議之外,再也沒有其他響動展現強國風采。
中國遼闊的南海海域之上,除了菲律賓,越南不安分守己,一再挑戰中國疆域外,就連更是蕞爾小國的文萊也加入其中,不懼怕強大的中國,吵吵嚷嚷要在南海之上分得屬於他們的經濟利益。而恰恰是這個因石油致富的彈丸小國,竟然還受惠於中國的無償援助。這中間的奧妙,能有幾人猜透?
日本,一個中國的宿敵。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強大富有自不必說。倚仗其經濟強國的實力,日本長期在釣魚島上與中國針鋒相對,寸土不讓,最近竟然在7.7這個敏感日子玩出些新花樣,宣稱釣魚島主權屬於日本,將釣魚島收歸國有。面對這個昔日仇敵咄咄逼人的進攻姿態,中國依然是口頭的義正言辭抗議不斷,卻鮮有實際行動出現。
一一細數領土之爭外,中國周邊國家還有哪些鄰居和睦友善?非常不幸的是,屈指可數。除了鐵桿朋友巴基斯坦似乎沒有過多爭議,倒還有尼泊爾,不丹,緬甸以及前蘇聯解體後的中亞諸國不冷不熱。讓人格外不解的是曾經的中國領土現在的蒙古國,一個不起眼的內陸國,也發生過強力排華的情況,同樣對中國的強大不願正眼相看。而最讓人想不通的是那個北方鄰居朝鮮,曾經是什麼鮮血凝成的友誼患難兄弟哥們,自己尚且處在崩潰邊緣,長期哭哭啼啼向中國乞討,也壯起膽子大聲向中國說「不」!要麼是任意槍擊中國入境民眾,要麼是在六方會談中出賣中方。凡此種種,莫不彰顯一個令國人難堪的事實。那就是,天朝老大,你怎麼了?泱泱中華大國,何以落得如此悽慘下場,就是時光倒流幾十上百年,也沒有這般摸樣吧?更何況這一切是發生在大國崛起的和諧盛世呢。
當然,也有人說了,不奇怪,這都是那個萬惡的美帝國主義搞的鬼,要不是美國在背後挑唆支持,哪個小國吃了豹子膽敢挑釁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中國?如果這樣的邏輯成立,有人借此順勢反問:既然如此,那麼中國又為什麼不可以去挑動美國周邊國家與之作對呢?比如中美洲和加勒比海一連串小國,尤其是那個反美急先鋒古巴以及查爾斯當政的厄瓜多爾。總之那裡的小國蠻多的,為何不也去依葫蘆畫瓢一番讓美帝國主義也嘗嘗被人欺負的味道?
當然,對目前中國面對周邊國家的群起而攻之的態勢,國家卻軟弱無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抗議,也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當前國內矛盾太過尖銳,群體事件接連不斷,政府公信力下降,軍隊腐敗等等問題,已經讓當家人頭皮發癢,哪裡還顧得過來,哪裡還敢於貿然對外開戰?一旦戰事揭開,後方不穩,或者再現甲午海戰一幕,豈不是更加得不償失?故,與其如此,倒還不如三十六計,拖為上計。拖到哪天算哪天,等下一任來接過這個攤子再說,自己拍屁股走人多好。
不過,話說回來,上面兩個當然,我們都姑且將其看作謠言,不信謠,不傳謠。我們只等主流媒體比如人民日報,環球時報來給我們做詳盡的解答。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不但JDP躍居世界第二,神五上天遨遊太空,經濟增速年年保持高增長,而且還把孔子學院辦到了全世界五大洲,也算是輸出了價值觀,也算是軟實力的體現。那麼,中國又為什麼對列強挑釁和不友好只是停留在口頭呢?難道是遵循孔老夫子「君子動口不動手」禮儀之邦的大國風範?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看看輿論如何為我們正確導向。
(作者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