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 】六四大事記

人氣 7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20日訊】(新紀元週刊279期,記者韋拓報導)奇書《九評》對中共流氓本性有一句發人深思的結語:共產黨所有的努力,就是要人們「忘記」;而人民所有的掙扎,則是要努力「記住」。

歷史像滔滔江水流過,曾經震驚全世界的六四大血案,被中共竭力掩蓋了23載春秋,迫使民族淡忘。然而,那段歷史雕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上。

六四背景和起因

1980年代,世界處於冷戰最後階段。1985年,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喬夫推行「新思維運動」,在社會主義陣營產生廣泛影響,中共則嚴防「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

八六學潮

1986年12月,安徽中國科技大學學生發動大規模要求民主選舉和反貪腐示威,史稱八六學潮。後來擴散到上海、北京等地高校。中共指控學生受人操控,是「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否定社會主義」,「是動亂」。黨內主張民主化的學者方勵之(中科大第一副校長)、王若望(《上海文學》副主編)、劉賓雁(《人民日報》高級記者)被開除出黨。這場運動被視為六四事件的原因之一。

貪腐橫行

1988年底,全國城市通漲上升26%,糧、油甚至牙膏均被民間囤積。糧食減產,收購糧食價格遠低於市場價。國營企業倒閉,全國數百萬工人失業,各地出現工潮,流動人口急增。中共內部貪污令局勢進一步惡化,有統計指1987年共有15萬名黨員因貪瀆受罰,2萬5000人被開除黨籍。

胡耀邦逝世

1988年時任中紀委書記、中宣部長的胡耀邦以極大勇氣指出,應當糾正中共和毛的錯誤。並對「兩個凡是」的中共旗幟(「凡是」毛作出的決策,都堅決維護;「凡是」毛的指示,都始終不渝地遵循)提出「兩個不管」,即「凡是不實之詞,不正確結論和處理,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樣情況下搞的,不管哪級組織,什麼人定的、批的,都要實事求是地糾正過來。」被稱為「砍旗」。

1987年1月16日,中共總書記胡耀邦被中共頑固派和既得利益集團開罪,被迫辭職。中共連發檔批胡耀邦六條罪狀,稱主張資本主義制度就是否定共產黨的領導。1989年4月8日早上10時,趙紫陽在中南海主持會議,胡突然要求離席,走向門廳時暈倒。後被送至北京醫院,診斷為心肌梗塞。4月15日早上,胡突然病發去世。

胡耀邦的去世給中國民眾、青年學生對中國民主變革的渴望帶來巨大衝擊。人們矛頭直指中共「老人政治」和左傾覆辟,民心湧動,悲情四起。

全國民眾、學生的和平訴求

北大起事 「不該死的死了,該死的卻沒有死。」作家冰心為胡耀幫寫的悼文裡的這句話,4月15日起在北京大學校園內廣泛傳播,「耀邦永垂不朽」、「英靈永存」、抨擊當局的標語大量出現。之後,人大、清華等六所高校陸續出現悼念性輓聯、大字報。

全國跟進

4月17日下午,第一支遊行隊伍、中國政法大學500名學生在人民大會堂東門舉行悼念活動,警察企圖驅散未果。翌日,3000名北大學生前往天安門,沿途近千名學生加入。學生到天安門大會堂前靜坐,要求見人大常委並遞交請願信,提出重評胡耀邦是非功過;公佈國家領導人及家屬收入;解除報禁,實行言論自由;取消北京政府遊行示威規定;政府領導人向全國人民公開檢討等七點要求。

4月19日,數千學生由廣場衝到新華門,欲將花圈及請願信送入中南海被拒,學生六次衝擊警戒線,高喊「李鵬出來」。翌日被政府用公車拉回學校,有學生高呼「打倒共產黨!」。北大王丹宣佈廢除原有聽命於政府的學生會,建立「北大團結學生會」,以罷課爭取民主。

21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維護社會穩定是當前大局〉,反引多城市爆發示威。陝西新城廣場群眾由300人急升至1萬多人。南京大學3000名學生遊行至鼓樓廣場,高呼口號「打倒官僚」「打倒貪污」「還我民主」「自由萬歲」「流血不要緊,自由最可貴」等。

當晚天安門廣場學生劇增至20萬人。150名學者連署請願信送交全國人大被拒。全國示威活動升級。北京19所高校學生組成「臨時行動委員會」,提出與李鵬對話、官媒報導學生悼念活動,但都未獲批。

胡耀邦追悼會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在開政治局會議時心臟病突發後去世,大批學生和民眾自發前往天安門廣場進行悼念活動,引發六四民運。(AFP)

4月22日凌晨,幾十萬學生陸續坐滿天安門廣場,參加胡耀邦追悼會。中午12時45分,三名學生代表走上大會堂高臺階,跪遞請願書,但無人理睬。當宣佈追悼會開始,學生自動起立默哀,氣氛肅穆。23日,北京高校臨時學聯成立並向全國各高校倡議無限期罷課,申明事件焦點已由「悼念」變成「爭取自由民主」。

胡耀邦追悼會後,郭海峰等三人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台階上跪交請願書,未獲在大會堂裡面的李鵬接受。(圖片來源:六四檔期)

《世界經濟導報》被封

4月,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要求《世界經濟導報》刪除悼念胡耀邦的長篇報導中的500字,被總編欽本立拒絕,出報後竟被查抄30萬份並被停刊,引發全國新聞界抗議。《導報》北京辦事處聘請律師,指控江澤民非法解除欽總編職務。5月9日約1000名記者和編輯示威抗議政府對媒體的控制。後趙紫陽稱江澤民查封《導報》手法粗糙惡化了局勢,要求江跟學生對話,但江始終沒做,致1萬多名學生幾天後舉著「審訊江澤民」的橫額上街。

四二六社論

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把學運定性為「反革命動亂」,並在中央電臺、電視臺播出,引起極強烈迴響。當晚,長春、上海、天津、杭州、南京、西安、長沙、合肥等城市爆發示威,抗議社論。江澤民、李錫銘分別在上海、北京召開萬人黨員幹部大會,要求學習社論,制止動亂。

絕食靜坐

5月13日,數百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絕食靜坐,抗議政府拖延對話,要求肯定學生是愛國運動、推翻「四二六社論」。多間醫院包括軍隊醫院組織搶救危急學生。北京市民、中央國家機關以至武裝警察都加入聲援、募捐、搶救,近20個城市學生遊行響應,鐵路部門默許學生和醫務人員不買票乘車,大量外地學生聚集北京。

1989年5月4日13時十萬來自北京高校和全國各地的大學生紀念五四運動70週年。(圖片來源:六四檔期)

百萬大遊行

5月15日爆發全市大遊行,但中共政府仍拒絕對話和讓步。5月16日,百萬北京市民湧向天安門廣場,聲援絕食學生,打出針對鄧小平的標語「老眼昏花少而無能」「八十五歲,尚能飯否」等,遊行隊伍中出現外交部、郵電部、國家體委、中宣部、國家教委、中央黨校、求是雜誌等單位。所到之處,受到沿途幾十萬人歡呼。

《五一七宣言》5月17日,嚴家其、包遵信等發表《五一七宣言》,指出中國出現的問題是「獨裁者掌握了無限權力,政府喪失了自己的責任,喪失了人性」,形容鄧小平是「一位沒有皇帝頭銜的皇帝,一位年邁昏庸的獨裁者」,並要求推翻「四二六社論」,結束老人政治。冰心、艾青、夏衍、錢鍾書、馮牧、沙汀等30多位作家緊急呼籲中央與學生對話,肯定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

趙紫陽辭職

5月17日10點,中共政治局常委在鄧小平家中開會,李鵬等指斥趙紫陽,要求採取強硬措施。在鄧小平提出、五常委分別表態後確認了戒嚴方案。鄧小平稱「要準備流點血」,不承諾「絕對不用殺傷性武器」。鄧還提出成立新領導班子,李鵬繼續當總理,江澤民任總書記。

18日,去醫院探望絕食學生後,趙紫陽寫辭職信,稱「我對小平同志和常委會議做出的關於在北京實施戒嚴的方針,沒有辦法執行。我還是保留我原來的意見。為此,我請求辭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的職務。」同日,李鵬和學生代表在大會堂會晤,雙方態度強硬,不歡而散。

19日凌晨,趙紫陽突然來到天安門廣場,含淚向學生道歉、勸學生撤退。趙說:「同學們,我們來得太晚了,對不起同學們了。……你們還年輕,來日方長,你們應該健康地活著,我們已經老了,無所謂了……」說完,趙紫陽向在場同學鞠躬。這是趙紫陽最後一次公開露面。

豺狼露出利齒 頒佈戒嚴令

5月19日,李鵬頒布《國務院關於在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戒嚴的命令》:自1989年5月20日10時起在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戒嚴。因戒嚴令並沒有依據國務院組織法程式通過,因此被指為違法。20日凌晨2時,學生領袖宣佈有20萬人參加絕食抗議。戒嚴後,廣場仍聚集超過10萬民眾。此時軍方在北京派出直升機,在廣場上空撒下李鵬講話傳單,恐嚇學生。

香港百萬大遊行

21日,中共香港喉舌《文匯報》在社論版開天窗,上書「痛心疾首」四字。香港民眾發起開埠以來最大規模的百萬人大遊行,聲援北京學生,並成立支聯會發起籌款。27日,香港市民舉行「民主歌聲獻中華」籌款活動,參加人數近百萬,籌得1200萬港元。

蛋砸毛像

5月23日,北京又爆發百萬大遊行,不少機關、文化、科技、工業界人士參入隊伍,高喊「李鵬下臺」。期間,湖南的余志堅、喻東嶽與魯德成將顏料蛋砸向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畫像。

永不被忘記的8小時

6月3日晚6時至10時,北京政府和戒嚴指揮部連續廣播戒嚴令,警告廣場人群離開,否則後果自負。

資料顯示,參與六四屠殺的中共軍隊共十餘個集團軍,坦克、空降師近20萬人。

當晚參與圍堵軍隊的北京民眾逾百萬。晚10時,抗命軍長徐勤先被剝奪指揮權的38軍首先開槍殺人。32歲的航天部技工宋曉明在五棵松十字路口中彈身亡,是已知的第一個六四遇難者。38軍由西一路殺來,其中西長安街復興門、木樨地、西單路口,木樨地的屠殺最慘烈;其次是南路15軍殺人,地點集中在珠市口、前門一帶。

國際上禁止使用的開花子彈,也成為中共鎮壓學生的工具。(圖片來源:六四檔期)

據作家吳仁華調查披露,北京順城根小學九歲學生呂鵬與母親經過復興門立交橋附近,被38軍開槍殺害。清華學生、北洋政府段祺瑞的侄孫段昌隆試圖調解,剛一上前,一名軍官二話不說,用手槍當場射殺了他。人大學生吳國鋒連中三槍倒地,一軍官又補了一槍,一士兵用刺刀捅進其腹部。「天安門母親」丁子霖教授17歲的兒子蔣捷連,也是在木樨地被槍殺的。

許多醫務人員及醫學院學生自動趕赴屠殺現場救助傷患。但運載傷患的車輛儘管插著紅十字旗,仍遭38軍開槍濫射。北京醫科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民醫院實習醫生王衛萍自動趕赴木樨地,在救護傷患時中彈身亡。

《人民日報》等報社的許多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在屠殺現場記錄軍人罪行。但當局最怕留下罪證,許多現場拍照者中彈遇難,包括北大學生閻文、人大新聞系陳來順、北京月壇中學高中生王楠。

3日傍晚,木樨地數千學生、市民利用電車、碎石攔截軍隊,高呼「法西斯」並以石塊還擊,遭軍隊衝鋒槍掃射,數百民眾中彈被送入復興醫院。11時左右,軍隊向天安門方向進發並向大街兩側建築射擊導致多人中彈。

6月4日零點後,一輛裝甲車在建國門高速撞向一輛軍車,車上載滿正在與軍人談話的群眾,當場壓死四人。

1時許,軍隊衝進天安門廣場,廣場尚有學生、市民數萬人。1時30分,北京政府和軍隊再次廣播《緊急通告》命令民眾離開。2時許,建國門方向傳來密集槍聲,歷史博物館北門外待命士兵衝向長安街,實行封鎖。2時20分,南部軍隊從前門向廣場推進,沿途發射照明彈,施放催淚彈並包圍了廣場。

1989年6月4日凌晨5時,穿迷彩軍服的特種作戰部隊士兵衝上人民英雄紀念碑驅趕學生。(圖片來源:六四檔期)

3時,數千學生圍坐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周圍,香港歌手侯德健等人與部隊一名團政委接觸表示願意帶學生撤離。4點廣場熄燈,人群陷入恐慌。軍隊播放「清場通知」。紀念碑上的學生,用被子、木棍等點起篝火,高唱國際歌。大批手持武器的軍人衝上紀念碑追打學生,不少人被打的頭破血流。大批坦克、裝甲車由天安門衝向紀念碑,碾毀數百帳篷和民主女神像。4點20分,廣場開燈,學生開始撤退,期間不時高喊「血腥鎮壓!」「打倒法西斯!」「土匪!土匪!」「畜生!」。

1989年6月4日早5點50至6點20分 西長安街,南池子,對面50米處是軍隊。(攝影╱Matthias Kehrein)

5時40分清場結束。撤退學生沿途受到市民歡呼。當事人楊建利說,這時發生了最慘烈的一幕:四輛坦克從天安門廣場上開出來,第一輛向人群扔催淚瓦斯,第二輛向兩面人群機槍掃射,後面兩輛坦克向撤離學生隊伍軋去,當時軋過去以後,有11具屍體被收回來。

1989年6月4日早6點15分,新華門西70米左右處,從廣場方向高速衝出三輛坦克。(大紀元資料室)

據至今無法完全的統計,六四慘案,中共「人民解放軍」屠殺的人民,數量保守估計在數百至數千人之巨。而6月6日下午,中共發言人袁木在中南海舉行記者招待會稱「戒嚴部隊在天安門廣場執行清場任務的過程中,絕對沒有打死一個學生和群眾,也沒有軋死軋傷一個人」。此言遭到全世界唾罵。

六四屠城世紀大血案,成為中共自掘墳墓的死劫,將永遠為中國人民謹記。◇

本文轉自279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1/10892.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眾多不為人知的「李旺陽」——被殺黑幕
媒體看中國:六四晚會吸引大陸年輕人
華爾街日報社論:「北京模式」壓力大
【周曉輝】:曾蔭權就李旺陽死因表態乃傳遞高層信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