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6月20日訊】中共十八大臨近之際,退休後長期深居簡出的前全國人大委員長喬石推出新著《論民主與法制》。外界猜測,喬石此番高調重出江湖,或有深意?此前,外界廣泛認為退居二線的喬石在捉拿下薄熙來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喬石的新書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出版商人民出版社沒有透露喬石是否會出席。
在十三、十四兩屆政治局常委中,喬石是僅次於趙紫陽、李鵬和江澤民的第3號人物。由於他曾任中央辦公廳主任、中組部長、中央政法委書記等多項要職,一直被視為中共的實權人物,已故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對喬石的評價是:有理論,有能力,黨性強。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他曾經是元老取代趙紫陽的備選人之一,後來也曾有「江(澤民)落(喬)石出」的傳聞。
1997年中共十五大喬石被江澤民設計退出政治局,翌年更卸任全部黨、政職務。退休後的喬石長住浙江杭州,極少公開露面。
外媒:喬石在「拿下」薄熙來過程中起關鍵作用
中共重慶市委書記、政治局委員薄熙來被免職,北京自己說是「中央」決定,而海外的報導則認為是政治局九常委當中的多數「共識」。但也有海外觀察家認為,退居二線的喬石發揮了重大作用。
對中國政情有深入了解的美國資深撰稿人哥德爾斯(Nathan Gardels)發表文章(4/1 Huffington Post)認為,喬石(1993-1998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發揮作用,促使常委們決定「拿下」薄熙來。
哥德爾斯是專欄作家,其作品廣見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十幾家報刊)、歐洲(法國世界報、費加羅報、英國衛報等)、亞洲(日 本每日新聞、新加坡海峽時報)等地各大報章。
至於喬石以什麼方式影響了這次政治局常委會,還沒有詳細報導。不過,紐約時報(3/29)報導說,胡錦濤和溫家寶等人是在向元老「請益」之後才做出的拿下並調查薄熙來及其家人的決定。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不是王立軍出事,薄熙來很有希望在18大上成為政治局常委。
早有傳聞喬石介入王立軍事件
早在2月4日就有傳聞稱,喬石等退休政法界元老出面要求將王立軍免職,意在打擊薄熙來,劍指江澤民。
法廣援引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消息指,喬石等退休政法界元老致函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以2009年重慶哨兵被殺及搶走步槍案及系列重大命案無進展為理由,要求將王立軍免職。
據報導,江澤民當年與薄一波做了交易。薄答應向喬石施壓,要喬石退休;江澤民則會關照薄一波之子薄熙來的仕途。後來喬石答應全退,但是提出了兩個條件,一個是讓尉健行當中紀委書記,另一個是田紀雲保持人大副委員長職務。
喬石臨退前公開透露了一個消息:胡錦濤是鄧小平選定的第四代核心。江澤民雖然以70歲為藉口逼退喬石,但喬石也提出建立一套「七十而退」的規則,要求江澤民再任一屆就把權力移交給胡錦濤。
趙紫陽愛將田紀雲出馬讚喬石 內藏玄機
哥德爾斯在他這篇文章中說,這些「元老」中很關鍵的一位就是喬石。這次中共政治局常委會作出的決定表明,這些元老,儘管已經不在位,但他們仍有影響力,還能為現領導「保駕護航」。其中,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們不希望「文革」復辟,捲土重來。
被視為中共已故前總書記趙紫陽愛將、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田紀雲2011年12月8日在《南方週末》撰文高度評價中共元老喬石在任八屆全國人大委員長時所作出的貢獻, 趁機呼籲中共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文章引起外界的關注。有分析指,在中共十八大召開前夕的敏感時期,田紀雲這篇文章絕非無的放矢。
比喬石小5歲的田紀雲去年6月曾在《炎黃春秋》撰文(題為《我從政的幾點體會》)指,領導人退休關鍵是要「休」,千萬不可再指指點點,干預「朝政」,被指暗批江澤民。
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歸中國那年,哥德爾斯曾在人民大會堂專訪了喬石(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哥德爾斯回憶了這次採訪。他說,喬石談了很多, 就是沒有談到黨的領導。
哥德爾斯問:「那麼,按照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理念,到底是黨大還是法大?」喬石的回答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能凌駕憲法和法律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