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方稱工資最高長23% 民眾多表沒感受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截至6月19日,目前全國已有10個省份發佈了2012年的企業工資指導線。企業工資指導線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佈的年度工資增長水平的建議。但民眾表示,感覺不到收入增長。

有專家認為,中國大陸的廣義貨幣發行量超GDP2倍,超發貨幣稀釋全民財富,對民眾是一種隱性搶劫。

10省發佈2012年企業工資指導線

工資指導線分為基準線、下線以及上線。根據工資指導線,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參照不同指導線調整企業的工資增長水平。基準線是指企業工資平均增長幅度;上線也可稱為預警線,是指企業工資增長允許達到的最高幅度;下線是企業工資增長應達到的最低幅度。

10個省份發佈的企業工資,其基準線大多在14%左右,其中新疆和天津基準線最高,達16%,北京基準線最低,為11.5%。

統計顯示,在這10個省市中,上線最高的是河北,為23%,最低的是上海,為16%,10個省份的上線平均水平為19.8%。

而下線最高的是天津,為7%,最低的是山西,為4%,其中,寧夏未對下線作出具體規定。除寧夏外9個省份的下線平均水平為5.3%。

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工資指導線只是企業決定工資的參照,並沒有強制性,但可作為工資集體協商的依據。工資指導線測算指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等。
  
這位負責人說:「近兩年來,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長幅度較大。2012年北京市政府控制全年CPI增長在4%左右。人社局制定工資指導線下線時,在測算基礎上考慮到今年1至4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漲3.9%,為了保障職工實際收入不因物價上漲而有所下降,最終將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線確定在4.5%。」

工資增長被貨幣超發稀釋

大陸知名媒體人童大煥發佈微博稱:「吳敬璉說:中國1990年的貨幣總量為1.53萬億,2011年89.56萬億,21年翻了58.53倍。美國貨幣總量同期只增加了1.99倍。美國法律規定貨幣發行量不得超過GDP的70%,中國已經超2倍了。這樣超發貨幣稀釋全民財富,是一種隱性搶劫。」

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數據,中國近5年貨幣發行量遠遠超出美國(美元是在全世界範圍流通),且接近世界其他各國M2之和。

中國以美國1/3的GDP,支撐著接近美國2倍的M2,發行著遠超美國接近世界其他國家M2總和的貨幣額度。

專家認為,貨幣嚴重超發意味著通貨膨脹,體現在老百姓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消費品物價上漲指數將難以遏制。

2008年金融危機,中共政府提出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也導致了近4年的物價飛速上漲,貨幣嚴重貶值。

市民大多沒感覺收入增長

不少市民卻沒有感覺到實際收入有明顯增加。重慶水廠職工李先生對大紀元記者抱怨,雖然工資水平有所提高,但實際花銷起來,反而感覺比以前更緊張。雖然從數據看,收入有所增長,但受物價影響實際為負增長。「花錢漲幅高於賺錢,吃的住的都漲了不少。」

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曾對535個企業、2萬多名職工進行了抽樣調查證實,65%的職位工資上升了。不過,當你向12個市民說「工資漲了」,7個都說工資沒漲,2個人告訴你不知道。直接跟你說漲了的只有3個。

2009年,四川上半年工資漲15.9%,市民同樣大多沒感覺。據調查,金融、傳媒、餐飲等幾個行業20餘位從業人員對此的反應是,80%的人表示沒有漲,15%的人表示非但沒漲,工資水平比去年同期還有所下降,僅有5%的人認為個人工資有所增加。

中國工資增長數據被疑高估

國際勞工組織高級經濟專家李明憲(Sangheon Lee)(SL)與國際勞工組織高級工資研究專家Daniel Vaughan-Whitehead(丹尼爾 沃恩•懷特黑德)曾經表示,中國的數據並沒有那麼樂觀,而是被高估了。

他們表示,中國官方公佈的2009年中國的薪資增長達到了約12%,但是中國統計局納入的數據大部份為國有企業的工資收入數據,而實際的私有部門工資增幅僅為6.6%。也就意味著官方的數據被高估了。

(責任編輯:江啟明)

相關新聞
武漢「五一」沉寂 婚慶業蕭條 國企關店
深圳財經媒體人警告:外貿停工潮恐變失業潮
羅非魚面臨170%美關稅 產地廣東茂名陷困境
東方日升扣非淨利虧損37億元 同比下降33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