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天安門悲劇持續 丁子霖:力量源自母愛

人氣 18

【大紀元2012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持續23年的悲傷,身心俱焚的沉默,使73歲的軋維林在夢見兒子後選擇了自殺。數千個罹難學生家庭的悲劇,何時才會結束?丁子霖說:「我對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六四平反並不樂觀。」23年後,天安門悲劇依然籠罩在無數中國人的心頭,揮之不去。

《紐約時報》6月13日發表題為《天安門悲劇仍在繼續》(Tragedy of Tiananmen Still Unfolds)的報導說,兩個星期前,73歲的軋維林上吊自殺;6月6日,61歲李旺陽被發現死在湖南省中部一醫院的病房中。23年前的天安門悲劇仍然在持續。

73歲的軋維林自殺

軋維林的兒子在北京89年六四事件中被殺害。六四受害者家屬組織「天安門母親」創始人丁子霖表示,軋維林的自殺,是對政府沒有解決他兒子被害的抗議。丁子霖說,軋先生最近夢見了兒子。她說:「當然,我們都夢見他們,我也夢見我的兒子。」但軋先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難過。我覺得他被傷的很深。」

最終,73歲的軋維林以自殺的方式離開了人世。第二天,他的屍體被發現掛在附近的一個地下車庫。5月24日上午,軋先生在他的公寓門口猶豫了幾次。丁女士邊說,邊回憶軋先生的太太對她講的話,「他出了門,又回來。來回好幾次。」

61歲的李旺陽「被自殺」

李旺陽曾是一工會組織者和民主倡導者,1989年被判入獄22年。依照李旺陽朋友、親戚的描述及網上流傳的照片顯示,一塊布條綁住他的脖子並繫在窗戶上,但他的腳仍踏在地上。官方稱他「自殺」,後來又改口稱「意外死亡」。

李旺陽之死的來龍去脈還不清楚,但多數人猜測是謀殺。有可能是報復幾天前李旺陽接受香港有線電視台的專訪。他接受採訪時說,他將爭取中國的民主,「即使掉腦袋」。

丁子霖:中共統治依靠謊言和警察兩樣東西

丁子霖在她北京的寓所接受採訪時說,「共產黨統治中國依靠兩樣東西:謊言和警察,但你不能永遠欺騙下去。」

中共把要求民主的北京學生示威定性為「反革命暴亂」。23年過去了,然而公開在中國討論這場悲劇仍然是不可能的。

受害者人數也仍然不清楚。前哲學系教授丁子霖女士,和她曾任美學教授的丈夫蔣培坤估計,死難人數約有3000人。他們對新書「與陳希同的對話」中再次提到的死亡人數「幾百個」的說法嗤之以鼻。

蔣先生說,他們在尋找他們的兒子時,在醫院看到成堆的屍體。在一所醫院,他看到一個屍體上寫著數字「33」。「但醫院出示只有10人死亡。」而受害者家屬組織統計的數字為203人。還有更多的遇難者沒被列入該組織統計的數字中。許多遇難者家屬因怕被報復而沒有站出來。

紐時的記者寫道,最近北京的一次晚宴上,一位來自四川省受過高等教育的30歲的女孩說,她知道六四是一次學生運動,僅此而已。但也有些人在互聯網上搜索,突破了防火牆和互聯網審查。一些人在香港參加了一年一度的紀念活動,或參觀了那裏新建的六四紀念館。

丁子霖預計,除非當時任總理的李鵬死了,否則不會有太大變化。李鵬今年83歲。

85歲的江澤民,他在六四大屠殺後不久晉陞為中共總書記。丁子霖說:「他是個獲利者」。「我對在我有生之年看到六四平反並不樂觀。」

同往年一樣,他們家裏的電話和網絡在6月4號的前幾天就被掐斷了。

在他們的公寓大樓的大門口,紐時的記者的ID被看門人抄了。看門人打電話諮詢後才讓記者進去。花了很長時間。丁子霖擔心,直接下樓找記者。她說,最近的一名來訪者被警方打了。

蔣捷連的悲劇

丁女士17歲的兒子蔣捷連在六四屠殺中死亡。紐時的文章說,75歲的丁子霖給人的印象,堅強而又脆弱。她說的又快又長,也很吃力。採訪快結束時,她說她感到頭昏,像隨時會暈倒。

談到兒子蔣捷連,她的眼睛裡充滿了淚水。蔣捷連的遺像掛在木製骨灰盒上,骨灰盒刻著「父母永遠愛你」。黑白相間的橫幅上寫著23週年忌日。「我每年都換。」她說。

丁子霖說,23週年忌日,不是主要的。但捷連今年應該40歲了,這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即使他不再活在這個世上。

記者問,面對悲傷,身心俱焚的沉默,及這些年國安的騷擾,她的力量從何而來?「一位母親的愛。」她說。

相關新聞
袁木首次六四表態:三言兩語說不清楚
「天安門母親」丁子霖批陳希同罪責難逃
六四干將陳希同為己辯護 當事人批其觀點
陳希同否認貪污定罪 首提被江澤民政治清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