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历史数据下载 - 体育

相依為命

周垂綸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前些日,我跟母親說:「這輩子,其實我也不想太多,只要咱三口人一起相依為命就行了。」母親說:「話別說的這麼淒涼,其實咱家挺好的。」我笑著說:「嗯。是挺好的。所以我想無論今後咱是窮是富,咱就一起相依為命就完了,也不必想的很多。」

今日,因科長派我到鎮上化驗室送樣品,我順道回家幫著母親拎了幾桶水,然後才回公司。我總覺得過去古人說的:「養兒防老」的話,我們很多時候真的應該多想一想。

自己小的時候,父母十分不容易的把自己養大,等到自己大了的時候,他們已經老了。應該是晚輩對長輩履行義務的時候了。

在現在這個社會中,我發現一個十分奇怪的現象,老一輩人養活兒子不說,還得養孫子,甚至兒女一家人都成了「啃老族」。這就十分的說不過去了,也凸顯現在年輕一代的自私和貪婪的一面。

記得十幾年前,我看到一個也許令我不能忘懷的場面:初春的清晨,一位老人身著破舊的衣衫,在市場中叫賣。他的兒子穿著十分時髦的站在那裏,等著已經有些彎腰的老父親把箱子裏的煮熟玉米棒賣出錢來給自己。(這是東北人的一種吃法,就是玉米在長得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連棒一起從桿上掰下來,放入大鍋中煮熟,煮熟之後,撈出來啃著吃,小孩怕燙就用一根或兩根筷子插上拿著啃。)記得當時我看到這一幕心是是特別的難過。心想就算上輩子你爹欠你的,你也不該如此的對待你的老父親呀!

一般老人看到兒子或者孫子小時候不聽話的時候,往往說上一句:「你這小祖宗……」現在想來,的確,人們把兒子當「老子」,把老子當過去的「孫子」。對待兒子、孫子,百依百順,那真是要星星不敢給月亮;而對待年邁的父母,卻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一點孝心也沒有。這是現在存在的普遍的社會問題。

試想,咱將心比心,誰沒有老的時候?老人家為了自己,可以說耗盡了生命的一切來成全自己,而當他們年邁的時候,作為晚輩,當然有讓老人安心和省心的責任。

記得看過一則國內媒體的報導,一位九零後的男孩,為了讓母親多給他湊錢,娶媳婦,言語間竟然讓老母親絕望得跳樓致死。看完後,我眼淚流了好幾天。那是一種難以名狀的苦楚。

我覺得,從古到今,我們祖先所遺留下的文化,就是讓我們尊重老人、理解老人,為啥出現把老人逼死的慘劇?就是說明我們現在的潮流都是在培養人的自私心理,根本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而想當然的做。這樣往往就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犯罪率增高,年青一代不思進取,貪圖享樂,打罵父母、啃老等等,不是「人」幹的事情屢屢出現。

拿我自己來說,自小就覺得我的父母相對於別人的父母而言,養我更為不易。因為,我小時候母親右腿有些殘疾還有很多的病,父親為人太實在。最為關鍵的是,我小的時候十分的不省事,因為肚子疼,總是哭。母親就白天晚上的抱著我。再加上母親的身體不好,艱難可想而知。那時候家裏十分困難,有時連醬油都買不起。即使是那麼困難的情況下,父母可以說是竭盡全力讓我得到了最基本的營養,最基本的教育。所以在任何時候我都覺得父母真的是很不容易。

有的時候看著日漸年老的父母,我就在想,不管怎樣,我盡我的心來對待他們吧。別說能做到如何的孝順,就說作為一個人的基本良知也是應該有的。

說到孝順,其實我以前也曾經想過,找個對象,幫我一起孝順老人,可是當真的找到一個卻事與願違。她不但不幫我善待老人,卻長期跟我父母合不來。找我父母就是要錢。我對她父親(她母親已經過世)做到了我雖然窮,但剩下一口飯我給老人家吃,寧可自己餓著。而她卻時常因一言跟我母親不合就大打出手、大罵不止。幾年都是如此。後來看她實在不改,我堅決跟她分手。當時我說:「古來休妻一般只有兩種:一,對丈夫不忠;二,對父母不孝。你這兩條都長期的違反。那我實在沒辦法了。」

其實這也就是我跟我娘說的有點充滿著淒涼味道的相依為命的來由。我想,對我個人來說,窮也好,富也好,我絕不指望於誰跟我一起好好的對我父母。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一種性格。我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我自己有勇氣一個人承擔!這本身就是作為一個人最起碼的標準和表現!說句最為實在的話:一個人對自己有大恩的爹娘都不好,他能幹出什麼對別人有益的事情呢?是這個道理吧。

──轉載自看中國論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早,看上班時間還早,我逕直的步出廠區,一邊沿著公路慢慢的走著,一邊賞悅著兩旁的被各色樹木和花草點綴的高山……
  • (shown)遇到什麼都不去過多的想自己得到什麼,只是隨其自然的做自己該做的。得到了也不過多的歡喜,沒得到也沒什麼可失落的。
  • 歷史的無數教訓已經向我們一再表明:任何相信謠言與謠言為伍的人最終害得也只有自己!小到居家過日子,大到國計民生!
  • 當我們用善心對待了別人的時候,別人即使一時不接受,也會把這份善留在心底。而更多的人會同樣的用善來回贈於你。那麼你說,你播下了「善」的種子,培植出來的也一定是關於「善」的果實。這樣你會很安心。
  • (shown)用物質的多少與好壞,當作對方對自己的重視與否,或者關係親疏的衡量標準。完全失去了「禮」的內涵。
  • 人越來越走向「狼性化」。這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悲哀。人人在其中都會吞食自己推波逐流而釀造下的惡果。
  • 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緩緩走進陽光。無盡回合中,我們乘著悠遠綿長的時光滑翔,間中有失望有希望,有信仰和也有愛。生命的魅力正在此,有挑戰有感動才深具有吸引力。
  • 爸沒有顯赫的背景,但是有許多的堅持,無盡的愛心、毅力和犧牲支撐著爸完成了他的堅持,我是最大的受益者。爸,我永遠愛您!
  •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美德,「夫孝,德之本也」,孝不僅體現在家庭生活,也貫穿於社會的不同層面。在君王,舜孝感動天,以孝齊家、治國、平天下;漢文帝以孝心事親、以仁孝臨天下,開創中華盛世「文景之治」;在民間,閔子騫以「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的寬容仁愛之心,感動了繼母,化惡緣為善緣,成為後世稱頌的典範。
  • 母親最感興趣的是唐人街的老人中心。那裡是些七老八十的人,其中大部分又是台山人。在那裡,他們可用台山話說長道短,從盤古開天地講到鄉下的喜慶婚葬,一時哭,一時笑,一時唱,日子過得挺快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