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子:「六.四」前夕北京一瞥

木子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4月07日訊】1989年5月26日晚,我與妻結束了山東之旅,想乘車去北京,因學潮洶湧,火車上也是人滿為患,只好由天津再轉車進京。27日下午我們乘230次列車順利抵達北京,住進賓館。北京我來過多次,一些主要景點也都遊了,但妻首來,28日我陪妻遊覽了頤和園,園內遊人稀少,山光、水色、建築交相輝映,妻十分愜意。

29日一早我們乘公車去前門和王府井繁華商業區購物,幾次倒車,最後換乘了103次電車,行至北海的前一站就被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所阻擋,電車停了好多時,司機只好讓乘客下車,各自設法去目的地。

學潮的起因是這樣的:四人幫倒臺之後,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平反了歷次運動的冤假錯案,由階級鬥爭轉向了經濟建設,奉行了改革開放的政策,一時間,恍若政治清明,有了民主自由的氛圍。經濟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但隨後黨內腐敗、官倒橫行、通貨膨脹、激起了民眾不滿。1989年5月25日北京大學生在天安門前聚會遊行,追悼故去的前總書記胡耀邦(據說胡在中共的領導人裏最為清廉),要求中央改變定調,因此學生和中央發生對立,釀成了學潮,於是北大等北京大學生,後來發展到全國一些高校學生,舉行了大遊行,繼而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靜坐。此時東歐的形勢急轉直下,蘇聯麾下的多個社會主義國家紛紛解體,蘇聯由於戈巴契夫推行改革新思維,蘇國內民運風起雲湧,蘇聯政權也岌岌可危。在這種國際和國內的氣候下,雖然遊行靜坐學潮運動提出的口號是反倒反腐敗,但又是對人權、民主、自由的訴求,中央清楚看到了這點,所以採取不退讓、不妥協,導致學潮規模更加擴大,後來發展到在天安門廣場靜坐的學生開始絕食。中央派軍隊準備對北京實行軍管,但部隊被北京市民勸阻在城外,無法進入北京核心區域,這樣形勢更加激化,導致今天這樣局面。

下車之後我們即徒步前往前門大柵欄,行至天安門廣場,但見天安門廣場上靜坐絕食的學生,有氣無力的、或臥或坐、有的手提水杯步履蹣跚的走向自來水龍頭前打水,在周邊學生自己還佈置了巡邏隊,盤查來往行人,說是以防「壞人」混入。地上到處是垃圾,污水橫流。學生衣著不整,不修邊幅,蓬頭垢面,精神疲憊而憔悴。廣場上的大廣播喇叭一遍一遍地喊著:同學們,理智點吧,停止絕食吧……生命比什麼都可貴……回去吧!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我們從歷史博物館門前離開了廣場,到了大柵欄,草草地買了幾樣東西,就乘車返回。一路到處是學生遊行的隊伍,他們有的在佇列旁拉著繩子,不許外人混入,雖然情緒激昂,但秩序還好,他們手中舉著小旗,高呼「打倒李鵬!」「李鵬下臺!」「反對專制獨裁!」「懲治官倒!」「消除腐敗!」等口號,驚天動地;有的人身上背著串串小瓶(諧音小平),條幅上寫著「易碎物品!」字樣。公車行至中南海北門,但見黑壓壓的人群意欲衝擊大鐵柵門,有的學生爬上來緊閉的柵欄門頂,呼喊著口號……透過鐵柵欄大門,可以看到荷槍實彈的衛兵,嚴陣以待,這些學生好像什麼都不怕,激奮之情一浪高過一浪……晚間回到賓館,夜晚遠處不時傳出槍聲和喧鬧聲,結合白天所見的一幕幕,一種不祥之感襲上了我的心頭,我覺得要出大事。學潮自4月25日始至今一個多月了,從遊行靜坐到絕食,絕食也已近半月,政府不讓步,態度強硬;學生態度也不妥協,而且已燎原到全國各大城市,北京似有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中央既然毫不退讓,也就勢必採取措施加以平息。因此我決定儘快離開這是非之地,於是派人連夜買了回家的車票,6月1日晚動身,6月2日回到家中。

2日晚間中央電視臺播放了李鵬與學生代表對話的場面,對話時間不長,儘管學生代表(王丹)表示:「我們無意於取消共產黨的領導,說因為現在中國還沒有哪一個政黨能領導中國,只是想懲辦官倒,消除腐敗……但李鵬滿臉怒氣,態度傲慢而強硬,毫無通融餘地,對話無果而終。同時從朝鮮出訪回國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夜晚也出現在廣場上,接見了學生,他向學生表示:「我們老了,未來是你們青年一代……」隨後便消聲匿跡。6月4日晚軍隊開進天安門廣場,對學生進行了鎮壓,至此這場運動才被平息。翌日中央廣播電臺報導說,在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發生了反革命暴亂,中央出動了軍隊,進行了鎮壓平息並追捕一小撮叛亂的首要分子和其幕後操縱者……

此後多年有人提出要平反「六.四」,呼聲也甚高,但當權者不予理睬,仍堅持定性為「暴亂」,認為當時的鎮壓是正確的,說共產黨絕不會下臺,只有穩定才能發展……鄧小平說:「用20萬人的生命換回20年的穩定也值得」(大意如此)。是的,沒有穩定就不能發展,人民確實需要穩定,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人經歷的磨難太多了,再也折騰不起了,但自由民主人權是世界發展之大潮流,誰也無法阻擋滾滾前進的車輪,逆勢則早晚必亡。如今雙方當年許多當事者,有的已經作古;有的已經離開了權位;有的已流亡海外;有的葬送了前途受到懲治。事件逐漸被時間湮滅,被世人淡忘,偶爾有人提出,當權者不再稱謂「暴亂」事件,而是稱謂「那個事件」或「那場風波」。89年「六.四」事件究竟如何定性?只有讓後人評說吧!我相信歷史將會是公正的,一定會有個公正而恰當的說法。

相關新聞
網傳中國網絡突然解禁“六四”
高層內訌敏感詞續解禁 六四照片現身百度
港媒:溫家寶提「平反六四」傳中央擬接納
一介草民:在中共統治下,六四永遠沒有平反的可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