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解除對緬甸制裁並派遣大使

美國在全球推行民主,對中共的獨裁是種制約

標籤:

【大紀元4月5日訊】美國國務院星期三表示,有鑑於緬甸剛舉行的民主選舉,以及過去一年來緬甸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改革,美國支持解除對緬甸的制裁。國務院官員並透露,華盛頓與內比都已經開始就美國駐緬甸大使的人選交換意見。

*克林頓祝賀昂山素姬競選勝利*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星期三針對緬甸在民主改革與發展所取得的進展,提出一系列步驟,希望開始解除對緬甸的制裁。國務院官員引述克林頓的話說:「美國強力支持緬甸政府在改革上的努力,以及總統吳登盛的改革勇氣與決心。同時對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及其政黨在議會補選中取得的勝利表達祝賀。」

在緬甸上個週末舉行的議會補選中,昂山素姬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了45個席位中的40席。這次選舉被視為對緬甸政府改革承諾的考驗。

*美國短期內宣佈駐緬甸大使人選*

美國國務院官員表示,國務院很快將宣佈緬甸大使提名人選,華盛頓與內比都當局已經就人選交換意見,國務院也諮詢了許多相關人士,將會在近期內宣佈大使提名人。

緬甸4月1日舉行令全球矚目的國會補選,全國民主聯盟領袖昂山素季以高票當選。 (Paula Bronstein/Getty Images)

*美國支持聯合國將緬甸提上正常國家名單*

除了派遣大使,美國也將支持聯合國發展項目,解除對緬甸的制裁,將緬甸提到「正常國家」名單中。過去10年,美國對聯合國發展項目在緬甸的活動多所限制,以確保沒有任何資金流入緬甸各階層政府,包括地方政府。不過,美國國務卿克林頓指出,緬甸現在的情況足以成為一個正常國家,解除制裁後,聯合國發展項目將集中在協助支持民主和少數族裔團體,儘管他們在議會中只佔一小部份,但對這些項目的支持至關重要。

目前,美國國際開發署每年提供3千5百萬美元的援助給緬甸人民,這些援助是由開發署駐泰國辦公室來負責。國務院官員表示,未來計劃在緬甸重新設立正式辦事處,以瞭解相關援助項目的進展以及是否需要調整。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的話說,現在是美國與國際夥伴攜手合作,解除對緬甸制裁的時候。

*制裁法令重重,解除面臨考驗*

不過,解除制裁也面臨一些考驗。金融時報指出,美國對緬甸的制裁是由5部法律和4份總統令組成,其中有許多重疊的規定,如何解除相當複雜。因此美國國務院正推動在法律中引入更多豁免規定,使奧巴馬政府在解除制裁上有更多的靈活性。

另一項挑戰是,緬甸作為一個增長型市場,在解除制裁後,各國可能為了爭取緬甸採礦和基礎建設項目展開競爭。金融時報報導,日本政府已經表示,有興趣與緬甸重建經貿關係。

除了強化關係與經濟援助,美國也將開放部份緬甸文職官員的訪美簽證。

*美國從外圍圍堵中共獨裁

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表示,美國在全球大力推行民主,對中共的獨裁是種制約。近來美國加強了對太平洋領域的部署,無論是在緬甸還是在日本、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美國不斷增加民主社會的影響力,這在「毛左」看來,都是「美國在圍堵中國」。

在過去幾年裡,以薄熙來為首的所謂重慶模式的支持者,無論是孔慶東、司馬南,或烏有之鄉的人,他們都宣傳要把中國帶回到毛澤東時代,帶回到閉關鎖國的狀態,強硬的反美派把所有西方民主社會都稱為帝國主義來加以反對,把所有接受人類民主普世價值的人都稱為「漢奸」加以打倒。

石藏山表示:「美國的這些新策略,無疑對毛左是種打擊」。美國用這種方式來曲線影響中國國內的政局變化,值得人們關注。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歐盟同意放寬對緬甸制裁
緬甸補選若公正 澳願放寬制裁
緬甸補選  歐盟擬解除制裁
歐盟擬大規模解除緬甸制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