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4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編譯報導)度過平靜的選前之夜,法國本土在當地時間22日上午8時(北京時間下午2時)開始總統選舉的首輪投票,預料10位候選人沒有人能囊括半數以上選票,真正結果要等到下個月的決選才會揭曉,而投票率可能創新低,為選情投下變數。
高失業率、財政赤字、債券評級下降是選民最關注的議題。外界看好的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主張少一些撙節措施,並對收入100萬歐元以上的富豪徵收最高75%的稅率,用以增進就業。
陷入苦戰的現任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向選民保證自己才是帶領法國走出經濟風暴的舵手。2007年薩爾科齊以增加就業及薪資的承諾爭取到勞工及年輕人的選票,這些選民可能不會再給薩爾科齊機會,因為法國的首次失業救濟申請人數正創下12年新高。其他議題包括移民政策、法國的回教徒等。
選前民調顯示奧朗德及薩爾科齊分別獲得28%及27%的支持;決選奧朗德以55%領先薩爾科齊10個百分點。儘管如此,奧朗德不敢掉以輕心,在2002年的選舉中,28.4%的選民棄權,極右派政黨候選人雷朋(Jean-Marie Le Pen)以些微差距將社會黨候選人喬斯班(Lionel Jospin)踢出決選,奧朗德這次不忘敦促支持者不要自滿。
法國約4,500萬合格選民,但這場選舉無法激發選民的熱情,4月的調查顯示,這次棄權的比例可能創新高,達到32%。低投票率使得排名三到五的雷朋、法國民主運動黨主席白胡(Francois Bayrou)、左派陣線梅蘭雄(Jean-Luc Melenchon)可能影響選舉結果。其餘5名候選人支持度則在10%以下。
內政部將在中午公布初步的投票率,投票率越低,選舉越容易被意識形態較強的選民主導,而非中間選民。
在大西洋彼岸美洲國家的法國僑民,比本土民眾提早19個小時投票,率先開始的是加拿大紐芬蘭(Newfoundland)以南的聖比爾與密克隆群島(Saint Pierre and Miquelon),南美地區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等國的法國公民,21日一早即前往投票。
選舉將在法國晚間8時結束,預計2.5個小時後完成開票。決選將於5月6日舉行,國會預計6月選舉,近期的法國政壇仍然充滿變數。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