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leo烦-彩票中奖号码-博彩 注册

迷中悟

文/圖:王嘉益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有一對夫妻,從結婚開始便為一無所有的家庭努力打拼,先生上班賺取微薄的穩定收入,太太則在家經營小生意貼補家用。經過一、二十年辛勤的工作,夫妻倆終於把子女拉拔長大,並在菜市場的黃金地段擁有自己的店家。

可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退休的先生個性卻越顯得孤僻,與左鄰右舍親朋好友幾乎鮮少往來。尤其捨不得花錢的習性似乎與財富的累積成正比,幾年下來也不見他買套衣褲,襯衫領子穿到發黃破損仍捨不得丟掉換新。逢年過節全家團聚上餐廳吃飯,兩三千元的花費也要被老先生嘮叨一頓;平常身體有個病痛,因為看病要花錢,也悶不吭聲隱忍著,直到情況嚴重了才不得不在家人的催促下就醫。

然而,一個錢綁四個結性情木訥內斂、優柔寡斷的老先生卻有一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太太。老太太生性海派,交友廣闊,雖然目不識丁,但做起生意來卻有男人般的雄心大志及冒險犯難的精神,獨斷獨行的態度儼然是一家之主。可是老太太對錢的觀念和老先生可說是南轅北轍,只要她喜歡,花錢絕不手軟。由於價值觀念上的差異,老夫妻經常發生一些口角,但軟弱的老先生最後都是忍氣吞聲,家庭也能維持平靜無波。

可是好景不常,老太太竟然在大家樂風行時迷上了簽賭,並由剛開始時的玩票性質,慢慢地轉為豪賭。幾年下來原本贏得不少彩金的老太太卻因貪得無厭,變本加厲的越賭越大,最後終於輸光所贏的千萬彩金,並積欠了大筆的賭金,在被逼債走投無路下賣掉了辛苦一輩子所積賺的黃金店面。

巨變之後,老夫妻搬到鄉下居住,靠著老先生微薄的月退俸過日。經歷這個重大打擊後,老先生變得更抑鬱寡歡、離群索居,身體狀態更是每況愈下。相反的,神經大條的老太太卻好像甚麼事都沒發生一般,生活習性依然故我,平時便從事資源回收,賺取微不足道的收入,企盼有朝一日能中大獎,來個鹹魚翻身。

年近八旬,病痛纏身的老太太不顧子女及醫生的勸阻,仍舊拖著脊椎損傷的軀體邊抱怨酸痛邊四處去撿拾回收物,甚且經常為著一斤幾毛錢的差價和回收商討價還價,如此的辛苦所得卻不足以支付經常性的醫療支出。

認識這對老夫妻的鄰居友人,不免在茶餘飯後要對老夫妻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議論一番:有人認為老先生實在太傻了,辛苦一輩子有錢也不會享用,省吃儉用積累的財富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有的人則說老太太是財迷心竅、死不悔改,所以老天用病痛苦難來懲罰她。乍聽之下雖然都言之有理,但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世上有太多和老夫妻相類似的情事不斷地發生在你我的身上,試問又有幾人能真正清醒地對待?

歷史總是不停地重演,世人一樣的陷於名、利、情的迷中無法自拔,並為其所苦所累悔恨一生。深陷迷中的人們要如何跳脫?或許正法修煉的法理能提供迷中人一些智慧的解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萊特兄弟,即維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1912)和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1948)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地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兄弟兩人名揚全球。
  • 以前,我經常思索一些得不到答案的問題,比如世界上為何有人?人活著為了什麼?人死後又到哪裡去了?但一直找不到答案,這個問題原本可以到宗教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但又對宗教的各種儀式感到不耐煩,從此就沈淪於俗世中,掉入名、利、情的漩渦,想方設法追求財富、地位,以為這才是人生,這才是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應有的行為。

    由於跌落在現實社會的大染缸中,連最親近的太太都被我視為通往名利途中的障礙。每次應酬結束三更半夜帶著滿身的酒氣回家,不但不准太太生氣、不准太太指責,還理直氣壯的說,這是一個男人應做的事。兩人經常因而在半夜大吵大鬧,妨礙鄰居安寧。我不但沒有因此覺醒,反而變本加厲,鬧得夫妻生活更不和諧。

  • 明白了這層道理,那些巧取豪奪,或每日裡營營苟苟,因追求名利私慾而勾心鬥角的人,也該收斂了。
  • 在元末明初時,有一位「活神仙」名叫張三豐,道號「玄玄子」。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為人灑脫不拘,終年雲遊四方,行為古怪詭異,確是一個少有的奇人。
  • 今天公佈的新研究指出,躁鬱症、或有躁鬱傾向者,對成功與名利有較高的期望。
  • 陶潛字淵明,自號五柳先生。他是華夏婦孺皆知的人物,直到今天,他還是一種高尚 精神和偉大人格的象徵。可他的《五柳先生傳》,並不是每個人都讀懂了的,尤其是 那句千古名言“好讀書,不求甚解”,並不是每一個人都理解清楚了的。
  • 今年7月22日,我讀了京華時報消息,知道了相聲演員侯耀文過世後,他的兩個女兒因遺產問題,把伯父候耀華告上了北京市西城區法院,並雙方討論該不該公開審理的問題,但不論怎樣,此事輿論界已是鬧得沸沸揚揚,令我震驚。11月1日我又獲悉,中國廣告協會對候耀華代言的10則違法廣告,進行公開點名批評,而他竟在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中辯解稱,廣告沒有不誇張的,這再次說明他把錢財看的很重。做為一個曾採訪過候耀文的記者,我思慮的問題是:名利雙收,為何死後還不能安息?或許這個問題對其它人都有啟迪意義。
  • (shown)對於生命中強求不來的一切──包括感情、財富和體魄能有一份坦然與豁達,知足常樂,了然於胸,才能使自己生活得輕鬆自在一些。
  • (shown)妄心貪念僥倖的希求,不僅毫無益處,還會給自己造下罪業,因此而折福,到頭來隨業流轉,不得自主。
  • 科學家早就發現,人類大腦的利用率只有3%左右,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大腦據說也只利用了17%。那麼如果有一種藥物能把你的大腦全部打開,激發出你的全部潛能,你願意用高昂的代價做交換嗎?正在北美上映的叫座大片《要命效應》(又譯作《永無止境》)就讓你隨著片中的主人公去體驗一下這種奇蹟給人帶來的快樂與痛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