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添財綜合報導)據北京官方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中國內地在今年1月和2月的房地產銷售額下降了20%。 瑞銀(UBS)出爐的報告稱﹐3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價格也較前月下降。當許多中國市場人士還認為北京政府不會坐視房地產市場崩盤之際,國際金融界與中國經濟專家已發出警告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大幅下滑的風險被市場嚴重低估。
《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中國經濟學者藍迪(Nicholas Lardy)訪問北京時的講話,他說,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大幅下滑﹐則可能擊垮中國經濟。藍迪警告﹐中國房地產行業下走將導致經濟成長減緩好幾年、而不是幾個季度而已。
藍迪是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經濟學者﹐他近日作為美中關係委員會成員訪問北京。藍迪稱﹐還有其他一些對中國房地產不利的因素存在﹐這些因素可不是讓房地產泡沫逐漸收縮﹐而是泡沫破滅。
中國多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自己提供的合約銷售數據表明,銷售額下降情況甚至比官方統計的更加嚴重。據《金融時報》報導,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恆大地產(Evergrande)的銷售額下降70%,碧桂園、龍湖(Longfor)和合景泰富也分別下降65%、55%和54%。
標普:中國地產商最壞的時期還未到來
信用評級機構標普(Standard & Poor’s)本月發表了一份題為「亞洲房地產業震盪,中國開發商最壞時期還未到來」的報告。標普自2月以來下調了4家中國房地產集團的評級,並警告稱,相關規定持續收緊,再融資風險增加和市場調整加深將對開發商們造成打擊,可能會有更多的房地產公司評級遭到下調。
標普實施的壓力測試表明,儘管多數獲得評級的開發商可以承受2012年銷售額下降10%,但如果合約銷售額下降30%,包括一些大型房企在內的許多公司將難以償還短期債務。
儘管多數業者估計不太可能出現銷售額大幅或長期下降的情況,他們普遍認為,一旦房價下跌5%或10%,中共會放鬆去年出台的遏制房地產投機的部分措施。
但是,《金融時報》報導中強調,就目前而言,北京似乎仍堅定不移地執行房地產調控措施。中共總理溫家寶在之前的講話表示「我們不能放鬆房地產調控」,並稱「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
國際金融師:中國房產公司債券風險加劇
與全球房地產公司債券約4%的平均收益率相比,收益率達到兩位數的中國房地產公司債券非常具有吸引力。然而,這些債券持有人已面臨更大房地產榮景終結的風險。
法國興業銀行信貸策略師斯蒂爾(Guy Stear)表示,對那些推動了中國住房建設的繁榮、但如今負債累累的開發商,市場的信心已經出現了「非同尋常」的反彈。
澳新銀行(ANZ)信貸策略師加利莫爾(Owen Gallimore)表示:現在處於一個臨界點。中國房地產基本面持續惡化,房地產債券估值看起來隨時會修正。
假如投機者開始拋售他們在全國各地囤積的數百萬套空置住宅,那麼一切都要泡湯了。由於中國不存在房屋租賃市場,投資者持有房產只能寄望於資產增值。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分析師認為,人們普遍嚴重低估了未來幾年將湧進市場的住房供應量。分析師們警告稱,中國開發商擁有的土地,足夠建造近1億套新住宅,再加上部分空置住宅的出售,將足以滿足中國至多20年的住房需求。
<B>房價泡沫大 二三線城市掀降價潮</B>
若以房價收入比為主要參考,中國房價泡沫最大的城市,或許並不在京滬廣深等一線城市,不少二三線城市的泡沫相對可能更大,例如杭州。據中國地方媒體報導,二三線城市不少項目的房價正悄然猛降。
以杭州等城市為代表的二三線城市,3月上旬開始,掀起了一波猛烈的降價潮,降幅低至近6折。而西安住宅價格自2011年10月起已連續5個月保持下行狀態。
當地房產分析師表示,由於存貨量高企,進入3月份,各地樓市降價呈現縱深化趨勢,每平方米直降千元項目頻頻出現,更甚者下調萬元。
(責任編輯 王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