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ai预测彩票-NBA 大小分预测-排列三开奖直播

心存感激

亣子慧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人生之事,世事難料。李薇一直想到西澳Perth探望曾經幫助過她的Rankin夫婦,可是一直因各種事務纏身,未能如願。正當她打算準備在這個聖誕節一家人前往,卻傳來了Rankin老先生去逝的消息。人生有時就是這麼匆匆,李薇心中除了傷感、遺憾,更多的是感恩,「要感謝那些曾經讓自己成長的人。」

二十年過去了,永遠抹不去的記憶,一點一滴,都歷歷在目。

那是1988年7月李薇從北京來到西澳Perth讀書,通過朋友介紹寄宿在一對西人夫婦--Rankin家裡。那時Rankin夫婦的兒女已搬出去住了,他們把李薇當作為自己女兒一樣看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關懷,教李薇學英文、幫她找工……,使身處異國他鄉的李薇感受到家庭一樣溫暖。

讓李薇感受最深的是澳洲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平淡生活中體會到溫馨。想起從小生長的地方,本來應是很嚮往的,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即中國那不正常年代裡(文革前後),中國民眾生活在動亂之中,每個家庭多多少少都受到衝擊。李薇生父也在文革結束不久就過世了,她自己很久以來都過著單親和獨自的日子。來到Perth後與Rankin夫婦倆生活在一起,享有一般家庭那種本來應該擁有的家庭生活,感受到父與母的給予兒女的關愛,生活中的每一點每一滴都在溫暖著中國女兒的心。那種溫馨、自然、融合的純樸平靜生活,體現了澳洲人的生活是在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感受。

李薇在西澳Rankin家的那半年生活裡搜尋到了太多的感動。不懂英文,Rankin太太從日常生活用詞教她認、讀、聽、寫,有了進步,Rankin太太就讓李薇聽完一段對話後將其複述下來。經過這樣反覆練習,使李薇英語水平進步飛快,這是在語言學校都沒這麼快學到的東西,李薇卻在一個澳洲人的家庭生活中學到了。

每個新移民或留學生初到一個新的地方,生活或工作都可能會碰到許多問題以及需要解決的事情。入住澳洲人家可以學到如何理解西方人的人生觀和生活常識以及口語在平時的一些用法,這些都是教課書裡沒有的。李薇在初來的半年時間裡,從學語言到生活上購物、出行如何查地圖,甚至如何使用黃頁等,在Rankin太太幫助下,李薇很快就適應了澳洲生活。

Rankin夫婦是一對虔誠基督教徒,每個週末都上教堂作禮拜,李薇也常常跟著他們去。從Rankin家人身上李薇看到澳洲人那種純樸善良品質,也瞭解到澳洲社會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澳洲人熱衷於做義工。多數澳洲人除做好自己本職外,通過做義工形式把自己許多業餘時間貢獻給社會、服務社會。

李薇也正是從澳洲人這些平凡生活中學到,要融入澳洲社會,首先要貢獻社會,與很多澳洲人一樣義務的為社會做一些事情,無論是社團,還是其它工作,看到需要的就伸手幫一下,使得整個澳洲社會形成這種互相關愛的環境,人們在這其中和諧、純靜生活。之所以然,上天給予這片土地肥沃、富饒、陽光、燦爛。

後來李薇來到悉尼工作和生活,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生意。記得有一次,李薇的一位老顧客Simths太太到李薇的縫紉店取完衣物後,等她的丈夫接她回家,約半個小時沒見到丈夫來。Simths回到店中問李薇,正好另一顧客與Simths太太同住一條街可以帶她回家。40分鐘後有人來告訴李薇,Simths先生心臟病發作,先去看醫生了。隨後李薇將此消息轉告Simths太太讓她不用擔心,不久Simths先生也回家了。

看上去這些事平平凡凡,可是從中卻看到澳洲人的那種互相、互愛精神。李薇感慨自己很幸運能生活在這種人與人之間互相關愛環境之中,也在融入這個社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貢獻與回報予這個第二故鄉。

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泉湧相報」。我們來到了這個世上這個過程中,都會遇到別人給自己的關心和幫助,也許我們不能一一回報,但我們心須時刻懷著感恩的心,對所有的這一切心存感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1招 認清人生的意義以及畢生所全力以赴的目標
  • (大紀元記者李明希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報導)2012年3月9日晚,神韻巡迴藝術團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奧菲優姆劇院(Orpheum Theatre)的首場演出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神韻將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以純善純美的藝術形式展現在世界藝術舞台上,很多觀眾真切感受神傳文化的真諦,紛紛欣喜的表示,自己享受了一個神奇的充滿精神內涵的中國文化之旅。
  • 2012年3月9日晚,神韻巡迴藝術團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奧菲優姆劇院(Orpheum Theatre)的第一場演出圓滿落幕。現場掌聲雷動,許多觀眾走出劇場時仍難掩心頭激動,他們表示感受到了上蒼的啟示,體悟到人活著的意義以及世人最終的歸宿,並且要用神韻傳遞的價值觀做人,做一個不為私、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
  • 3月9日晚,瑪瑞.伯客曼與蘇珊娜.布勞克結伴前來觀看神韻巡迴藝術團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奧菲優姆劇院的演出,他們表示,演出非同凡響,非常令人震撼。
  • 3月9日,英國著名舞蹈選秀節目Got to Dance的三位評委之一、著名音樂舞蹈演員金貝莉‧懷特(Kimberly Wyatt), 出現在英國最大的舞蹈展「Move It 2012」現場, 為現場觀眾帶來她的舞蹈,並做客舞蹈展名人沙發,與粉絲互動。
  • 明尼蘇達大學退休教授湯姆‧瑟克(Tom Zurchar)博士與太太凱西‧瑟克(Cathy Zurchar)女士被神韻演出所展現的中國五千年文化深深吸引。
  • 為了感謝台灣支援東日本大震災,1名住在日本岐阜縣的66歲婦女,親手摺了1000隻紙鶴送到駐日代表處,表達心中的感激。
  • 2012年3月14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台灣高雄市文化中心進行第三場演出,門票幾乎售罄,臺灣製造巧克力原料可可豆產業的傳奇人物邱銘松讚歎神韻用色大膽非凡,讓他覺得很震撼,受益良多,打破守成的觀念;夫人陳淑貞則盛讚神韻舞蹈是舞蹈界中的詩詞,足夠闡揚我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激動。
  • 時光流逝,更多的時候,人是無法表達很多情懷的,而某些絮動的抒懷也是在一定的情境下產生的。有書,有音樂,有人生,也有淡淡的感傷……還在的還在,那就好好把握,就要好好繼續!
  • 這張飯桌伴隨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時代,也伴隨了我家族那麼長時間。它不僅是家裡的餐桌,還時常作為我的書桌伴隨我的攻讀,現在想起來還真有點戀戀不捨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