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女兒寫傳 張盈盈聖地亞哥演講簽書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因寫《南京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一書而聞名的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自2004年11月飲彈自殺,至今已近8年。期間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從痛失愛女的悲傷中走出,在2010年完成、並在2011年出版了為女兒寫的回憶錄式傳記《無法忘記的女子─張純如書寫「南京大屠殺」之前後》(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Iris Chang Before and Beyond The Rape of Nanking–A Memoir)。

3月11日,張盈盈應聖地亞哥列強侵華歷史維護協會邀請,在中華歷史博物館舉行演講並簽書。

該書回憶了張純如從出生、成長,到成為作家,短短36年的過程,收集了很多她和父母的書信,電子郵件等。全書14萬餘字,400多頁,用英文寫成。

從事生物科學的張盈盈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說,從來沒有想到要寫書,更不用說在這樣的情形下。但為了女兒,她做了。她說,寫書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個是為女兒寫傳記,她說很多人只知道張純如是作家,對她的性格和生活方面並不瞭解。從書信中,可以看到張純如合父母的親密關係,以及父母尊重女兒對記者職業的選擇。

其二,讓孫子知道母親是甚麼樣的人。張純如自殺後留下兩歲的兒子Christopher。張盈盈的書獻辭上寫著:給Christopher。

其三,張盈盈希望這本書能澄清女兒自殺的謎團。外界對此有不同說法,但她認為,女兒自殺,始於身體過度勞累而患了精神抑鬱,而醫生所開的處方抗抑鬱藥,一是副作用太大,能引起自殺念頭,二是藥量對亞裔人來說可能太大。

她推測張純如是因為吃了抗抑鬱藥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她並提醒聽眾,使用抗抑鬱藥一定要謹慎。

張盈盈說,在寫書的過程中,多半時候是回憶女兒的往事,都是很快樂的,但寫到最後半年,當女兒患了抑鬱症,她和先生照顧、陪伴女兒,直至自殺悲劇發生的那段回憶,則是最難過的。

當天有近150名聽眾在場。演講結束後很多聽眾排隊等待張盈盈簽書。5年前從聖荷西搬來聖地亞哥的李馥和西人先生Jim Coffey稱讚張盈盈的毅力。他們說,能感受到她失去女兒的痛苦,但從痛苦中走出來,向公眾講述女兒的故事,並控制自己的感情,真是很堅強。

相關新聞
張純如長眠加州 父母深情憶愛女:沒有陰謀
張純如遺願  《南京大屠殺》拍成電影
張純如雙親為其了願走天涯
加拿大首映「張純如--南京大屠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