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2年11月09日訊】中國免除50多個國家的300億元人民幣的債務,並提供了1,000億元人民幣的優惠貸款。聽來著實令國人憤怒!
那麼,國庫的錢到底是誰的,使用又由誰來作主?按照現在的狀況,錢似乎成了政府的,而且完全由政府作主使用,這實在不合天理!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國家,其國庫的錢是納稅人的。一個公民從一出生起就開始納稅,因此,國庫的錢財無疑是老百姓的。國家收到這些公民的納稅款後,除了用於國防與公用基礎設施的建設,剩下的則是在公民失去勞動能力後,返還給他們養老。而且國防開支多少,怎樣開支,基出設施投入多少和怎樣投入,都應由所有的納稅人來決定。而政府,只能是這個錢的保護者。
然而在中國,納稅人自己的錢,最後怎麼用,納稅人卻無任何話語權。以至於無償地白送給其它國家,納稅人根本連知情權也沒有,更不用說同意權與否決權了。
而且,在中國,公民在失去勞動能力之後,或者說應當享受自己數十年納稅後的返還部份時,公民的養老金卻出現了巨額的空賬。也就是納稅人通過數十年的納稅,將自己的錢交給國家使用,讓國家像存銀行儲蓄,經營,週轉,產生利潤,最後,這筆原始資金或者說原始股卻大大地減少了。
納稅人的錢跑到哪兒去了,白送給其它國家似乎是一個明確的去向,優惠借貸給其它國家最終也有可能免除也似乎是一個去向,大方地給公務員和國企也似乎是一個去向,供有權者大肆揮霍享受也似乎是一個去向。但在使用這個錢的時候,政府跟這些錢的主人說了嗎?
政府當然會說,我跟人大代表說了,跟政協說了。問題是人大是誰的人大,政協是誰的政協?老百姓只知道,人大代表並不是自己選出來的,政協委員也不是自己推舉的,一句話,中國的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根本就不是老百姓的代表。他們只是黨和政府的代表,甚至也只是政府擺在那裏的花瓶。因為沒有政府點頭,誰也當不了這個代表,誰也做不了這個委員。
結果就是,納稅人的錢怎麼使用,都是政府讓他們自己的人大和政協說,其實質也就是自己來說。這樣,納稅人的錢,實際上就是政府的錢。所納的稅到了國庫裡,就完全不再是老百姓的了,而是政府的私有財產。既然是他們的私有財產,他們當然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想給誰就給誰,想揮霍就揮霍,想浪費就浪費。於是就有了免除50多個國家的300億元人民幣的債務,以及向其它國家提供1,000億元人民幣的優惠貸款。至於具體給了或借給了哪個國家,為甚麼要給或借,以及為甚麼要免除與借貨等等,那是不該你納稅人來操心與多事的。
中國還有那麼多連吃飯都成問題的貧困人口,還有那麼多上不起學的青少年兒童,還有那麼多人無錢治病,可是我們不見政府免除他們的甚麼。中國也還有那麼多需要貸款的中小企業與個人,也不見政府掌控的銀行向他們貸款,更不見優惠貸款。反而,他們卻如此大方地將納稅人的錢,不明不白地給了那些老百姓壓根兒就不知道的國家,這叫老百姓情何以堪?
政府總是要求老百姓愛黨愛國,卻總是做出不愛民的事件,這又叫老百生如何聽話?
納稅人自己的錢交給政府,政府在最後發放一點養老金的時候,或者說他退還其中的那一少部份的時候,竟成了政府的恩賜。因此,這就難怪在中共政府看來,裝在我口袋裡的這個錢,既然已不是百姓自己的,而是政府的財產,那麼我對你老百姓給多少,或者給不給,那就全憑我政府的心情了。
更有意思的是,納稅人不僅納了稅,而且也交了退休養老金,全是從口袋裡掏出來的自己的血汗錢,你政府有甚麼理由認為是自己的?又有甚麼理由認為是自己的恩賜?把應當還給百姓的錢當成自己的,甚至當成自己皇恩浩蕩的賜予與施捨,這是否太過荒唐?
誰都知道,政府自己除了要百姓供養,他自己是從來不掙錢的。當然,政府果真是人民的公僕,人民供養他也是完全應當的。人民不可能讓僕人不吃飯不生活。可是,政府在拿老百姓的錢吃好喝好玩好的同時,還不用給老百姓打任何招呼,就把錢給了一個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的外國人,實在匪夷所思。
當然,政府肯定會說,我把你們的錢給外國人,自有我的道理,自然也與你們有關係。但是,既然有道理,有關係,那何不說出來聽聽?既然不說,那自然是說不出口。連最會說話、最會強詞奪理的政府也說不出口,那自然是見不得人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