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價釘子戶 獲1,700萬補償後離婚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11月03日訊】居住在深圳的蔡珠祥、張蓮好俩夫妻,曾經是聞名全國的「天價釘子戶」。在夫妻俩在終於維權成功,獲到了1,700萬元的巨額拆遷補償後,卻勞燕分飛,悄然離婚,各自隱居於世生活。

大陸媒體《大河報》報導,早年男方偷渡香港,流落南美淘金。後來,在宅基地上建起小樓靠收租富裕度日。幾年前在深圳市城中村拆遷進程中,成為最牛釘子戶,因拿得 1,700萬巨額賠償款而名噪一時。

報導稱,蔡珠祥、張蓮好已經分開了,1,700萬拆遷賠償分成4份。他們倆和兒子、女兒各一份。為了避免衝著巨款而來的恐嚇和危險,兩位老人換掉了之前的電話,散在城市的兩個角落各自居住,與之前的生活徹底斷了聯繫。

夫妻倆早年的艱辛生活

1969年,蔡珠祥與年長他3歲的張蓮好成為夫妻,有了一個兒子,全家每月的收入不到30元。1972年,張蓮好又懷孕了,本就拮据的生活更加困難,蔡珠祥加入了「逃港」大軍,偷渡香港,幹得最多的是建築工,因為每月可掙300元。

1974年,蔡珠祥得到了香港居民身份證。5年後,他又冒險偷渡美國卻陰差陽錯地來到了南美國家厄瓜多爾,與家人徹底失去了聯繫。在南美的近10年中,蔡珠祥與當地人結婚生子。

在深圳,張蓮好最多的時候做了包括清潔工在內的五份工,生活仍艱難坎坷。1982年,她用自己打工的積蓄和丈夫寄回來的錢,在80平方米的宅基地上建起了一棟兩層小樓。

1988年,蔡珠祥從南美回到深圳。那一年,蔡珠祥38歲,張蓮好41歲,他們分開已經整整16年了。

夫妻倆「一文一武」抗爭 終得巨額補償

1996年,蔡珠祥和張蓮好花了100萬元,將之前的小樓拆除後重新建起了一幢6層小樓,每月收租數萬元,2004年成了深圳羅湖區的拆遷對象。

2003年,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提出要擴建,擴建涉及蔡屋圍原居民的拆遷和安置。2004年被列為深圳市以及羅湖區的重大項目。蔡珠祥的房子便在拆遷之列,絕大多數村民都簽下了安置補償協議,蔡珠祥成了例外。

2006年9月15日,推土機推進蔡屋圍村時,蔡氏夫婦開始了釘子戶生涯。他們先是要求1.2萬元/平方米的現金補償,遭到拒絕。當補償金專門為他們提高至9,000元/平方米時仍不能達成協議。蔡氏夫婦開始了釘子戶生涯。

2007年3月,張蓮好以網名「阿香婆」在網上發表了一篇名為《南方第一高樓之徵地拆遷令我感到弱勢》的文章,受到了媒體關注。同時夫妻倆「一文一武」的與政府進行抗掙。蔡珠祥拿著《物權法》談判;張蓮好則以強硬的態度表示決不妥協的決心。

在2007年夫妻倆得到了1,700萬的天價補償款,成為中國「最貴的釘子戶」。那一年,蔡珠祥57歲,張蓮好60歲。拿到補償金後,蔡珠祥、張蓮好把錢分成四份,他們倆和兒子、女兒各一份。

不久蔡珠祥、張蓮好夫婦離婚,各自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責任編輯:郗古韻)

相關新聞
廣東強拆釘子戶 多兵種雲梯攻城
玉清心:從中美兩國「釘子戶」的命運看國情
佛山釘子戶反遭「鄉親」群毆 民眾質疑
自貢最牛釘子戶 自建碉樓備煤氣罐汽油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