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回家過年有3怕:攀比派紅包和相親

人氣 18

【大紀元2012年01月11日訊】一年一度的中國新年臨近,人們打點行裝,準備回家過年。然而有一些人卻對回家過年有恐懼感:害怕被問收入,害怕被催婚……他們想回家過年,卻又恐懼歸鄉,這些人被統稱為「恐歸族」。

據《北京晚報》報導,高遠在北京打拼有四年了,但依然屬無車無房族,目前和他人合租住在傳媒大學附近。想起去年的回家過年經歷,高遠依然有點不寒而慄。老鄉們見了他都要煙抽,而且點名要好煙:「在北京混的,還不給發點好煙抽。」更有老鄉直接問他收入,並希望「到北京由他來接待」。

高遠不好意思說,自己還和其他兩人合租,就答應下來。誰知道老鄉過了一段時間真的來了,高遠忙不迭地給定下了旅社這才過了鄉情關。他說:「要是不招待他們,我父母在村裡會被說的。」

和高遠一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在北京打拼,然而回到家卻被奉為「上邊的人」。「聽到這話的時候,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其實在北京我們算個啥呀!」他們恐懼——最怕被問「混得咋樣」。

在網絡上有一帖子引起熱議:「月收入三千不敢回家過年。」描述了一個「恐歸族」的煩惱,他甚至謊稱要加班,而沒有回家過年。實際原因是他一年下來,沒有錢給父母買禮物,給小輩們紅包。

報導稱,王雨是一家商場的銷售人員,一想到回家的開銷就頭大:「家裏人都要想到,而且小孩子的紅包不能給少了,現在這物價漲得錢都不值錢了,你給個一百兩百的,根本不算啥。」她算了一下,今年的紅包怎麼著也得每人400元。家裏的小孩子還真不少,她表示:「還想攢錢買房呢,這首付就一直沒湊夠,這回家過年真愁啊!」

白濤也是「恐歸族」的一員,他上的大學就在廣州,畢業後在一家網絡遊戲公司任技術員。他表示:「剛畢業,薪水用於吃住後就所剩無幾,幾乎是『月光』。畢業後,自己的身份不同了,跨入了成人世界,回家過年要給自己晚輩壓歲錢,這是必不可少的。」

白濤是山東人,他說:「山東的習俗是18歲前,長輩要給自己『紅包』;18歲後到工作前這段時間,長輩可以給『紅包』,但自己一般要拒絕;工作後,自己就要給晚輩派『紅包』了。」

白濤粗略計算了一下,按照山東一般情況,他中國新年給晚輩派紅包要花費1,500元左右,來回車費800元左右,給父母「開工紅包」和禮物約1,500元左右,新年歸鄉花費可超過4,000多元。

而對於剩男剩女們,不願意回家過年的原因是被催「人生大事」——相親。他們認為:「過年就是相親會。」

劉曉年近30歲了,還獨身一人。她稱:「在北京呆著,父母打電話過來問處朋友的事,不見面我怎麼著都能應付得了,回到家就不行了。」她說:去年回家,有時候一天要見三個相親對像,「都是聊個三兩句就沒下文了,太尷尬了,有時候真想到網絡上租一個男友回家,封住親戚朋友的嘴。」

……

有專家表示,「恐歸族」反映了中國大陸的社會問題,如蟻族、大齡男女,這不是一個人就能解決的,是要全社會都來關注的。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新年怕回家 都市“恐歸族”心態分析
大陸「恐歸族」發熱帖 稱沒臉回家過年
懺悔!大陸青年變成「恐歸族」
「恐歸族」口袋缺錢不敢回家過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