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又逢好天氣,於是安排家人來遊石碇的烏塗溪步道。這條步道很適合小朋友,因為步道的起點就在石碇國小。還沒走步道之前,我家小東與他的表姊璇璇兩人就已在校園內玩遊戲設施一陣子,遲遲不肯離去。
這次走烏塗溪步道,因為天氣晴朗,感覺步道的路況更佳,走來更為舒適,而沿途烏塗溪都可看見魚兒悠游,景象類似坪林的金瓜寮溪,也可稱得上是一條觀魚步道。雖然烏塗溪步道的景觀不如金瓜寮溪原始自然,但這裡距台北市區較近,步道鋪設完善,更適合小朋友來郊遊。我家小東見路況良好,就大膽一個人走在前面,當起神氣的小領隊了。
烏塗溪的魚群,多為常見的溪哥、苦花、馬口魚等台灣特有種,在水深及水流較緩處,甚至可以看見長30公分以上的大魚,像是呆仔魚(鯉魚),而我不曾在金瓜寮溪看過這麼大隻的魚,或許是石碇鄉公所新放養的,也讓烏塗溪步道更添增驚奇的特色。
步道途中的一棵大板根樹,是烏塗溪步道著名的地標,是必拍的景點。來到此處,大家各自散開,各找位置,擺出pose,與大板根老樹合影留念。
過了大板根樹,來到保甲路古道岔路口的橋邊,先休息一會兒。續行,下一站是摸乳巷。摸乳巷的烏塗溪邊,是一休息佳處。坐在樹蔭下的溪石,享受溪風輕拂,觀魚悠游,閒話家常,頗為逍遙自在。
抵達到這裡,大約已走一半路程。若是帶著幼兒或有老人同行,則可考慮在此折返。由此而去,經溪邊寮,直抵烏塗窟,步道仍沿著溪岸,景觀與前段相似,而不如烏塗溪步道的前段有高架橋、大板根、農家、古厝等較富變化的景觀。不過後段仍是一路平緩,走來不累,溪流可見大魚小魚蹤跡,偶爾溪谷有白鷺伺機覓食,也值得全程走透透。
烏塗溪步道全長約2公里,單程約50分鐘,今天我們走走停停,大人樂得聊天,小孩樂得玩耍,去程竟走了近一個半鐘頭,回程速度較為正常,約一個小時,返抵石碇國小。
小朋友又在石碇國小玩了一會兒,然後才前往石碇老街用餐。假日的石碇老街相當熱鬧,不似幾年前來時所見景況冷清。昔日石碇東街有「暗街」之稱,街道陰暗,氣氛寂寥,如今新開了不少商店,燈明街亮,遊客變多,老街也熱絡了起來。
趁著家人點菜的時間,我先去參觀石碇東街53號的百年石頭厝。這座閒置的老屋,屋主慷慨提供鄉公所規劃供遊客參觀。屋內有二次大戰期間開鑿岩壁的小型防空洞,屋後上方也有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後花園,青苔點染古階,樹根盤纏花園石門,很有滄桑古味。
石碇東街與西街交會處「石碇之心」廣場,已成為老街遊客雲集的地方。王家豆腐店前大排長龍,聲勢不輸深坑老街。石碇老街與深坑老街各有特色,若想品嚐美食,深坑老街餐廳店家多,可選擇性較豐富,勝過石碇老街;但若是帶著孩子出遊,我更偏好石碇老街。深坑老街人潮擁擠,遊客摩肩接踵,老街各種童玩花樣誘惑多,孩子的心情易激昂,而父母的荷包易失血,不如石碇老街適宜孩子。孩子可以遊戲於石碇國小校園,其旁又有怡人的溪岸步道,散步賞景皆宜;老街雖然熱鬧,而又保有純樸的小鎮風味。
用完餐,肚子正飽,時間還早,三姊提議說,還可再走一段淡蘭古道石碇段以幫助消化,於是大家從石碇東街走向西街,從石碇國小出發,走淡蘭古道。我則與小妹先開車至外按橋,再往回走,在途中會合,大家再一起走回外按橋。
旅遊日期:2010.12.12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