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9月21日晚,在悉尼的伊士活橄欖球俱樂部,伊士活扶輪社邀請當地政要、商家、社團代表等舉辦了自助餐會,向人們介紹了扶輪社在當地乃至國際上的人道醫療救助、教育、多元文化、青少年培訓等多方面的義務服務。紐省公民和社團部部長多米尼羅(Victor Dominell)和萊德市市長埃特麥克騫(Artin Etmekdjian)夫婦也出席了當天活動。
扶輪社新生代以互助理念服務社會
伊士活扶輪社幾十年的義務服務,對當地社區作出了很多的奉獻。總裁托尼•鄧介紹說:「扶輪社為大家義務服務多年,同時我們也得到了許多回饋,這與當地社團、商家、政要、市民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我們也歡迎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把我們的社區建設得更美好,讓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都能夠得到幫助,不僅是在社區,甚至是在國際社會上都能盡我們的微薄之力。」
當天,他向大家介紹了新成員吳(Jacke Ng)女士,吳女士是悉尼一家大銀行在當地分部的經理,事業上的成功也使得她更想為社會多做一點事。她說:「我也很喜歡做義工。今後,我會盡我的努力去幫助他人,服務我們的社會。」
伊士活扶輪社在當地還有一個青年小組,他們都是18歲到30歲之間的大學生或來自不同職業的年輕專業人士,有著相同的理念。他們以麥覺理(Macquarie University)大學為基地,每兩週一次,在星期三晚6:45一同聚會。
青年組副總裁華裔王(Holstein•Wong)小姐目前是新南威爾士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她介紹說:「在當地以及海外,我們已經舉辦過多項義務服務活動。我們都是義工,非常歡迎當地的年輕人加入進來,這裡還有很多適合青少年的活動,對我們的成長和今後的事業也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有時我們還會到海外做義工。」她還介紹了剛剛從泰國回來悉尼的12名志願者中有5名是來自麥覺理大學的,並表示有機會也會將中華傳統文化介紹給當地居民,以促進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義工備受推崇 創建高品質社區生活
扶輪社悉尼北岸地區上屆總裁帕帕羅(George Papallo)向在場的所有人介紹了扶輪社的理念與在當地和國際上所作的義工服務、善款募捐、社區支持等各種項目和活動,他向人們發出呼籲,為了更好的維護和建立一個高質量的社區,請來自各個階層、不同族裔文化背景的人們都能夠支持或者加入到義工的行列來。
萊德市市長埃特麥克騫(Artin Etmekdjian)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和太太也是萊德地區扶輪社的成員,他說:「我本身也是萊德扶輪社的成員,今天參加伊士活扶輪社的餐會,也是希望鼓勵當地的商家能夠加入進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組織。如果你希望幫助他人,我想這是一條回饋社會的方便之路,」
去年新上任的紐省公民與社團部部長多米尼羅(Victor Dominell)就出生在萊德市,他說:「扶輪社幾乎都是義工,作為部長也有義務支持他們,在紐省,每年有2百萬人在做義工,他們付出了241萬小時,創造了250萬澳元的經濟效益。現在有很多人也加入到扶輪社。」 他認為做義工對社區是很重要的,對這個社會也是有很大幫助和貢獻的。他說能夠與扶輪社的人們在一起令他感到自豪。
當記者在問到多米尼羅作為公民與社團部部長是如何看待維護不同族裔、不同文化背景社團間的融洽關係與和平相處時,多米尼羅說:「教育和分享最為重要,因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他們如何能夠相互瞭解、相互包容,是只有讓他們相互瞭解,他們才能彼此接納和喜歡。」他舉了中秋吃月餅的例子,他說:別人給我月餅品嚐,我想甚麼東西呀?吃了一口,那麼好吃,我知道了中秋節的傳統這麼美好,這就是分享的作用。」
當天的餐會有大約70多人前來參加,會後大家合影留念,並表示一定會在社區儘自己的一份努力,讓人們都能夠擁有到高質量和睦的社區生活。
(責任編輯:簡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