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賽琳綜合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全線上漲,無一下跌,這種情況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由於大多數二、三線城市不願意按照中央的要求實施「限購」,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仍然上漲很快,顯示大陸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仍面臨嚴峻挑戰。大多數消費者都預期下半年房價走勢基本不變或上升,很多業內人士也堅持明年房價不會跌,但是消費者購房意願已有下降趨勢。
70城市新商品房價格全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的價格指數計算,所有城市8月份的新建商品住宅(不包含保障房)的價格都超過去年同期,平均漲幅為4.4%,與6月份漲幅持平,比7月份漲幅微跌0.1個百分點。
雖然自今年以來,新建商品住宅的同比(指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從1月份的6.8%逐漸收窄至大約4.4%, 但是有67個城市的上半年價格超過去年同期,有68個城市的7月份價格高過去年同期。
8月份漲幅最高的三個城市是南昌、烏魯木齊和長沙,分別比去年8月上漲9.3%、8.9%和8.8%;北京和上海的漲幅分別是2.4%和3.2%;溫州和南充漲幅最小,只上漲了0.8%。在70個城市中,漲幅超過5%的城市仍然有23個,約占三分之一,顯示價格調控仍面臨嚴峻形勢。
實施「限購令」城市只增加2個
從8月份的數據還可以看出,一線大城市的漲幅遠遠低於大多數二、三線城市。除了南昌、烏魯木齊和長沙外,石家莊、秦皇島、岳陽、丹東、廣州、蘭州的同比漲幅都超過7%。
另外,已經限購的城市同比漲幅已經有明顯放緩,但二、三線城市特別是未限購城市依然上漲迅速。
針對二、三線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國務院和住建部7月份都要求增加二三線城市「限購」。但是,除了浙江省台州市和衢州市先後出台房地產限購政策的細則外,其餘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則以限價等方式規避。
彭博社19日的報道引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集團(Australia & New Zealand Banking Group Ltd)駐香港的經濟學家劉利剛(Liu Li-Gang)的話說:「中國二、三線城市的資產價格仍在快速上升,因為地方政府都不願意實施更嚴格的政策。」
劉利剛補充說, 「特別是一些中西部城市面臨很大的償債壓力,而他們的主要收入來自於賣地。」
根據去年中國房地產信息公司的數據,地方政府收入的40%來自於土地銷售。而國家審計署6月27日的報告說,截止到2010年底,地方政府共負債10.7萬億元人民幣(約1.7萬億美元),其中8.5億元人民幣是銀行貸款。
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 SA)駐香港的經濟學家Yao Wei表示:「中國房地產政策現在處於僵局」,「許多地方政府抱怨說,他們不希望實施更多的限制措施。」
開發商:明年房價降了,我賠你
這一年多來,限購併沒有達到房價下調的效果,反而越限越漲,讓很多民眾感到失望。大多數民眾已經對房價下降不抱希望。
據央行第3季度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在對下半年房價走勢預期中,41.1%的居民預期房價基本不變,比上季度微降0.3個百分點;37.9%居民預期上升,較上季度提高1.7個百分點;8%的居民預期下降;另有13%的居民認為「看不準」。
不過,中央的調控目標原本就不是把房價降下來,而是讓房價上漲的速度放慢。合富輝煌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分析說,GDP不斷地發展,房價也是不斷地上漲,地鐵到哪裡,哪裡的房價就上漲,「所以房價是不可逆轉的,但是有一個波動,不是永遠地上漲,中央的角度是上漲可以,但是不要超過GDP的增長速度。」
正因為如此,很多業內人士都堅持,明年房價不會跌。廣州市政協委員、新城市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市房協副會長曹志偉甚至說:「你們想想,現在政府拖住房價上漲的速度就是讓你買房,你還不買?現在的價格不能反映真正的價值,有錢人沒辦法買,因為沒有購房指標,你想等到降價再買?房價永遠不會降,如果明年降了,我賠你。」
消費者購房意願下降
不過,在房價預期上升的同時,居民購房意願卻從今年1季度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央行9月15日的調查顯示,75.6%的受訪者認為房價過高,是自2009年以來該項調查中比例最高的一次。另外,未來一個季度有購房意願的家庭占14.2%,比上一個季度下降了0.4個百分點。
「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出現這種「看漲不買漲」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隨著限購、限貸政策的執行,一部份消費者失去購房資格,短期內無法購房,購房意願也就明顯降低。另一方面,在當前以自住為主的購房群體中,目前的高房價對這些中低收入群體來說仍然難以承受。
(責任編輯:沈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