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2日專電)台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昨天在威尼斯影展舉辦首映會,多家義大利媒體都報導這是1部製作成本極高的史詩鉅作,敘述一段台灣與日本之間鮮為人知的歷史情仇。
「米蘭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報導,賽德克.巴萊雖然可能沒有打破單部電影中屠殺人數最多的紀錄,不過看完整部電影,裡面的殘酷斬首與慘烈死傷確實難以計數。
這部電影是台灣導演魏德聖的新作,由吳宇森監製,拍片經費高達2500萬美元。
報導說,這部電影的背景是1895年到1945年台灣被日本殖民時期。電影一開始就是氣勢磅礡的屠殺場面,殘暴內容震撼人心,包括原住民用傳統斬首方式制敵、原住民婦女怕小孩落入日人之手,不惜親手殺死自己的孩子、甚至七歲原住民小孩殺害其他小孩,只因對方是日本人。
報導指出,電影沒有刻意用大量血漿畫面來渲染屠殺事件,而是用還原歷史真相的角度來呈現,不過主角到底是不是英雄,見仁見智,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很難把1個將手無寸鐵女子斬首的人視為英雄。
報導也提到,「賽」片出品國名引起爭議,台灣的外交部對不能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名義參展相當不滿,台灣媒體似乎也都一面倒支持政府的觀點,但影展單位堅持只願意把名稱從「中國台灣」改為「中華台北」。
報導說,名稱爭議顯然並未困擾魏德聖,他認為最重要、最務實的事情是向世界宣傳台灣,其他的沒有什麼好多說。威尼斯影展單位則表示,不願意介入政治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