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一個說法,宇宙萬物都有成、住、壞、滅,這是一個生命的過程,大到宇宙天地、小到草木朝露無不如此。雖然過程都一樣,但時間有長短,一個星球幾十億年還在那旋轉,所以古人說與天地同在形容不朽,山川河流以萬年計,人生百年,貓狗十餘載,昆蟲百日,朝露幾小時。
我們感觸最深的莫過於人的生命,我們也都會以人生百年衡量這個世界。見曇花一現而傷感,覺天地無窮而驚嘆,然而天地怎會無窮,只是我們人生百年相比天地壽命猶如彈指一揮間而已,試想你我彈指一揮間怎會發覺我們變老。覺得山河宇宙是無盡期的,這實在是我們生命的渺小和可憐,也許人世間的先知聖人以百年生命卻洞徹宇宙奧妙所以稱作大智慧。
相同感慨古今皆然,莊子在他的名篇《逍遙游》裡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意思就是,小的見識和智慧不如大的,短的壽命不如長的,為什麽這麽說呢?蘑菇等菌類因為只存活幾天,所以它們不知道月亮是有圓有缺的,蟋蟀一類的昆蟲因為只存活幾個月,所以不知道一年四季的變化,這都是小生命的短暫壽數,也決定了他們的見識智慧的渺小。楚地的南邊有傳說中的冥靈,人世間的五百年也就相當於它的一個春天或秋天;而上古時期的大椿,人世間的八千年相當於它的一個春天或秋天而已,這就是大生命很長的壽命,當然也就有更多智慧。可是歷史上記載活了八百年的彭祖在人世間竟然以長壽聞名,人們還都向他的壽命看齊,說起來真是人的悲哀呀!
我們都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幾個月之內就可見證這個過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怎麽就那麽多人不信呢?可能善惡有報的過程比較長,人的見識比較短吧,再加上一雙雙名利眼哪裡會發現隱藏在多年舊事中的規律,正所謂「朝菌不知晦朔」。
一隻螞蟻死亡幾秒鐘就是全過程;一個人離世可能幾個小時到幾年不等,終究可以看個滿眼;一個更大的生命,說不定真會「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其死亡的瞬間要比人生百年還要長,比如一條大河過度開發,在河面上修建很多大壩,造成生態惡化、泥沙淤積,就像攔腰幾刀使它新陳代謝紊亂,短見的人會說可以發電,這就是眼前利益,長久下去這條有著漫長生命的大河會慢慢死去,誰又能看全這個龐大生命的死亡過程呢?正所謂「蟪蛄不知春秋」。
然而朝菌不知晦朔也好,蟪蛄不知春秋也罷,這終究不是它們的錯,畢竟大自然就給了它們那麽短的生命。人呢?因為人的生命有限無法見證很多事情,不知因果善惡或不知自己正在扼殺大河的生命,這是人的錯嗎?我想是的!人畢竟是這個世界的主宰,承載著宇宙天地的文明,有做人的規範和標準。
每個民族的聖人都留下很多智慧,如果人的生命都很長,一切都盡收眼底而不做不好的事,那也就分不出來誰真正有智慧、真正善良。人生就和做生意一樣,明擺著賠錢的買賣誰還會幹呢?也就分不出來聖人說的什麽愚智賢不肖了,所以就是在有限的生命裡,卻可以看到遠大、可以洞察天地之奧才是真的智慧。
──轉載自新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