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9日專電)亞洲開發銀行表示,新興亞洲的資本市場過去幾年來展現出卓越的彈性,但最近美國及歐元區的經濟不確定性,引發急劇資產出售,考驗亞洲新興市場。
亞銀(ADB)在8月號的「亞洲資本市場監聽」報告中指出,新興亞洲市場依然難以招架全球投資者情緒的驟變,美國及歐元區近期經濟事件的連鎖反應,預料不只衝擊證券報酬,因為疲弱的全球經濟將會創擊出口。
報告說,近月來全球金融環境波動性變大,全球經濟的走疲、歐美的債信問題,以及中東和北非的政治動盪等因素,讓投資人感到氣餒。也凸顯出強化政策的必要性,以促進投資者信心和縮減過度波動。
總部設於馬尼拉的亞銀表示,雖然新興亞洲市場無法自外於事態發展,但地區堅固的基礎,以及與先進經濟體之間的利率差異,預料可在今年下半年重新激發資本流入。
亞銀地區經濟整合處主任阿濟斯(Iwan Azis)警告,雖然理論上資本機動性的自由有利於財務資源的有效分配,但大規模且動盪的資本流入,對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仍構成風險與挑戰。
阿濟斯說,即使新興亞洲資本市場的深度與寬度都有明顯改善,但面對外在衝擊卻持續脆弱,顯示地區有必要聯手強化市場彈性,以更堅強的市場基礎建設,支援地區財務發展及整合。
自從今年3月以來,擔心全球成長放緩外加對歐美債信危機的憂慮,使得新興亞洲市場主權債券的信用價差擴大,但得力於地區相對健全的財政地位及正面成長前景,市場對主權債券的胃口仍具彈性,產權市場也持續復甦。
根據亞銀報告,新興亞洲借貸人在今年首季發行了295億美元的G3(美國、歐盟與日本)經濟體貨幣債券,高於2010年同期的245億美元。
雖然亞銀預測新興亞洲今、明兩年成長可望達到7.9%和7.8%,但區內貨幣當局在全球經濟動盪之際嚴打通貨膨脹,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
這份報告涵蓋了新興亞洲的11個經濟體,包括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印度、印尼、南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與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