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吃裡扒外 GE技轉中國引批評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位於密西根州大瀑布城(GRAND RAPIDS)的通用電氣(GE)飛行模擬器測試現場,能見度被調到接近零,以模仿厚重的雲和雨。不過,旁邊的視頻控制台精確顯示出附近山區的畫面,清晰度足以讓飛機在外部條件惡劣的情況下起飛或降落。

《華盛頓郵報》22日報導,這是通用電氣開發的新一代技術之一,成本高昂,但是公司已經把技術移轉給與中共國營的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的合資企業。

進入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全球性公司都深具吸引力。不過,時常要付出代價:通用電氣執行長伊梅爾特(Jeffrey Immelt)都承認移轉了對美國都很重要的高級技術。這項合成視覺系統可以大大降低氣候造成的延誤成本,對航空公司可能值數百萬美元。諷刺的是﹕伊梅爾特也是負責奧巴馬政府「就業和競爭力小組」的領導。

根據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的協議,通用電氣這個航空設備將裝配於一種新的中國商用飛機上,這種商用飛機很可能成為美國波音和歐洲空中巴士的競爭對手。就在美國努力維護自己的製造基地之時,GE幫助中國公司成為波音公司對手的吃裡扒外做法引發了一些批評。

不過通用電氣主管表示,他們暫時還沒有改變想法。中國的航空市場正蓬勃發展,機會太重要絕不能錯過,即使以分享航空電子技術作為成本也要做。

另一方面,部份美國商界領袖認為,像通用電氣這樣的公司在同意技術轉讓獲得短期收益之際,是冒著放棄長期策略優勢的風險。

通用主管卻認為情況並非如此。他們表示,與中國航空工業的談判中強力保護這份合同。例如,在他們50-50的合資企業中,嚴格限制聘用擁有軍事或情報背景的中國公民。而且一個監督遵守合資協議的董事委員會實際上是通用電氣控制,一旦發生糾紛時,可以否決整個董事會。

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的研究多次提出抨擊,對於中共政府全力從國外取得技術,以便從廉價勞動來源的角色脫身,中共對此精心策劃的政策值得美國關注與提防。

人口因素使中國急於開發自己的高價值產品和技術。中國的人口達到高點,工資上升,年輕勞工卻在減少。

通用電氣與中國航空工業的合資企業,將在美國僱用約300名工程師、軟件設計師及其他人員。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可以大大提升通用電氣在航空領域的地位。通用現在是市場第四,落後於Honeywell等市場領導者。

合資企業在中國創造的就業當然更多。通用電氣公司主管認為,跨國公司在開發中國家製造產品,再出售給已開發國家的殖民地模式早已過時。

努力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奧巴馬政府,已經把重點放在促進美國的出口。白宮已經聘請伊梅爾特和波音公司執行長邁克納尼(James McNerney)等企業領袖協助制定策略。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模型,去年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支持了五十萬個就業機會。不過,與中國進口品相比就相形見絀,而最後的2730億美元貿易赤字代表美國就業的重大流失。

通用電氣已經在中國經營數十年,不同產品也獲得不同的經驗。公司努力保護某些產品的技術,也想辦法把美國製造的其他產品闖過中國的進口限制。然而,也有成績不盡理想的部分,例如在中國的醫療設備合資企業。GE甚至打算將部分中國的高速鐵路技術轉回美國。

通用電氣X光業務移往中國

《CNN》報導,通用電氣公司七月底宣布,把具有115年歷史的X光業務從威斯康辛州的瓦克夏(Waukesha)移往中國。 X光業務是通用電氣醫療業務的一部分。

這將成為通用電氣第一個總部設在中國的業務部門。公司表示,少數高層管理人員將轉到中國,不過除此之外,密爾沃基(Milwaukee)區工廠的150名員工都不會失去工作也不會移轉。然而,通用電氣也計劃在中國的新廠僱用至少65名工程師和一名內勤人員。

今年一月,奧巴馬總統要求自稱為共和黨人的伊梅爾特負責總統的就業和競爭力小組。奧巴馬選定絲伊梅爾特,應該是要提供政府一個企業界對創造就業機會的全球視角——不是在中國 —— 是在美國這裡。

就在伊梅爾特被任命兩個月後,《紐約時報》報導,通用電氣去年沒有繳交任何所得稅,一些花哨的會計作法真有效,雖然公司去年盈餘142億美元 ——僅僅美國就貢獻50億元以上。

相關新聞
GE在中國合資廠被指違反勞工法
GE全球報7,000個稅表 在美零繳稅
GE執行長伊梅爾特抨擊:外國企業技術 中國逼迫轉移
當中國學會技術 外商吃悶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