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麗婷悉尼編譯報導)澳大利亞學院16日公佈的一份報告說,如果監管部門繼續放任對互聯網的管理,澳洲快速增長的網路零售環境將有可能被一群「大名稱」品牌主宰的危險。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這項報告調查了超過1000人,報告中顯示,有46%的澳洲人承認搜尋引擎得出的結果,排行順序「總是或有時」會影響購買決定。
研究還表明,在搜尋引擎雅虎(Yahoo)、古歌(Google)和冰(Bing)等顯示結果後,只有15%的受訪者說他們會去查看第一頁之後的內容。
該報告還指出,最近的一項顯示,平均有72%的用戶會直接點擊搜索後顯示的第一個結果,但第二和第三位的結果點擊率卻只有13%和8%。
儘管如此,消費者對搜尋引擎的知識缺乏普遍的瞭解,如搜尋引擎是如何工作的,應該如何識別支付性廣告,以及搜尋引擎是否圖利於自家的附屬服務業等問題,消費者應具備該方面的常識。
有37%的網路使用者並沒有意識到搜尋引擎實際上是會優先顯示支付性廣告的,只有40%的人可以在清單上區分支付性廣告和無費用的搜尋引擎結果。
澳大利亞研究院的執行主任丹尼斯(Richard Denniss)在共同作者的研究報告「你所不知道的可能會傷害你」中指出: 互聯網市場集中度威脅互聯網的多樣化和豐富型,這些調查結果顯示有影響力的搜尋引擎,如佔有93%的澳洲市場的古歌等,是如何在消費者上網購物時影響決策 起作用,報告特別強調對搜尋引擎的供應商應該有更高的透明度和調控。「我在做這個研究時感覺澳洲人在網上購物時好像很好玩而並不把它當回事」,他說。
丹尼斯博士說,驅動網上購物的最大因數是價格和選擇的多樣化。但他同時強調,如果不增加搜尋引擎是如何工作的透明度,線上零售業會被大品牌給主導。「除非監 管機構更加註重線上多樣性、更多的理解搜尋引擎是如何運作的,才能避免線上零售像今天的購物中心一樣,看上去好像有很多選擇,但實際上選擇還是局限在一個 小范圍內。」他說。
網上零售占澳洲零售銷售的6%,每年大約交易量是126億澳元,其急速攀昇的趨勢非常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