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的精彩 美國大中小學生話暑假

人氣 3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董韻報導)美國的中小學生暑期一般為2個半月,漫長的暑假是他們輕鬆的時刻,可以選擇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各種培訓性質的體育活動,可以做義工或打工,也可以和好朋友們聚會。不過備考大學的高中生,不敢玩得太過,不會忘記馬上就要面臨是否能被大學錄取的考驗了。大學生的暑假一般在4個月左右,相當於一個學期,他們的暑期安排可能和中小學生大不一樣。讓我們一起走近來看一看這些美國學生是如何度過暑假生活的。

美國家庭:讓孩子們既放鬆又忙碌

大紀元記者採訪了西維吉利亞州(West Virginia)的一個有3個孩子的家庭。傑斯莫(Anita Jesmer)女士是一位在家媽媽,她介紹說,暑假主要是給孩子們安排一些體育活動,主要是希望「讓孩子們有事情可以忙碌,並且和一些良善的朋友保持交往」。這樣對孩子們的身體也很好,能量消耗沒了,他們「感到餓,吃有營養的食物」,「暑假是他們放鬆的時候,不會要求他們學習」。不像平常上學的時候,「我會盯著他們的成績的。」談到孩子們的成績怎麼樣,「他們平常各科成績都是拿A(Straight A)。」

傑斯莫說帶孩子們參加這些體育活動,而自己總是「充當拉拉隊的頭領,給孩子們歡呼和加油」,「我希望自己是孩子們的一部分,和他們一起成長。讓他們走正道」,「他們要看電影,我也和他們一起去,他們自己挑喜歡的,然後大家一起去看。比如上次我們一起去看《Harry Potter》」。她還說,這個暑假也帶孩子們去旅行,探望在紐約的親戚們。


後排左一為12年級的大兒子Bobby,前排右一為16歲的James,中為Sammy,左為母親傑斯莫(Anita Jesmer)女士。(攝影:董韻/大紀元)

小兒子Sammy14歲,他說:每隔一天參加美式足球隊,每次是2個小時,還參加了為期3個月的棒球隊項目,這是3個月的活動,他介紹,自己喜歡參加這樣的活動,而這樣的運動都是「一個團隊的合作,才可以成功」。James16歲,他介紹:「我參加游泳隊,每天早上游泳一個小時。在那裏也有學校的同學和朋友們,我們可以在一起聊天。」

大兒子Bobby今年已是高中12年級了,他說除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由於馬上要上大學了,自己會在暑假安排一些時間來學習。雖然已經拿到「謝珀德大學(Shepherd University)」的錄取通知書,但是自己「還在準備ACT考試,爭取拿到大學獎學金」。

華裔家庭:入鄉隨俗


左一為小女兒Vivian,左二為讀8年級的Robert,左三為父親任先生,右一為孩子們的爺爺(攝影:董韻/大紀元)

來自俄亥俄州克里夫蘭的任先生一家來美國4年了,太太李女士說,到了海外,家庭的教育方式「入鄉隨俗」,暑假孩子主要是以「玩」為主,不會強制他們學習或者給佈置作業,學校也沒有給孩子們留作業。她還說,給兩個孩子報了他們喜歡的網球、高爾夫、游泳等各種活動,大概花費1000美金。

小女兒Vivian是6年級學生,她說,參加這些活動很開心,打高爾夫球,不像其它的活動需要團隊合作,自己在其中能學到「誠實」、「禮貌」,對其他隊員的「尊重」等等價值觀。

大兒子Robert讀8年級,他說,自己一般都和妹妹一起參加這些活動,另外也參加社區圖書館的讀書俱樂部。任先生說,每個星期老大能自覺的讀6~7本書,「我們沒有要求孩子讀多少本,參加這個活動,孩子自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李女士表示,周圍的一些華人朋友的孩子選擇的是上中文學校或者夏令營。

中國留學生:半工半讀 積累工作經驗

大學生的暑假和中小學生相比,看起來有很大的區別。

在美國長春籐學校卡內基梅隆大學(CMU)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小楊則向記者介紹:「放了暑假,周圍的美國學生不見了蹤影。」他說,可能是因為有的是外州學生,回家和父母團聚了或者找暑期工作不回學校了。

小楊介紹自己來自中國山東,來美一年,他表示,自己雖然是讀電子專業的研究生學位,導師沒有提供獎學金。他表示,這個暑假自己通過學校提供的CPT(curriculum pratical training)計劃,找了一份每週約20小時的半職工作,跟自己的專業有關,在一家本地的公司做電子和計算機方面的研究。他表示,雖然掙錢是一方面,最主要是希望這份在美工作經歷能為自己將來找工作加分和「貼金」。

相關新聞
暑假讓孩子到自己的公司打工
參觀美國殘疾兒童夏令營
吸引學生 美大學暑期課程折扣大放送
美國大學暑期修課人數現高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