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印象(二)

文/王穎 攝影/Sunny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7月24日訊】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的盧浮宮(Musée du Louvre),始建于1204年。800年的歲月,盧浮宮從原來的防禦用城堡到之後的王宮,又數度擴建,再經荒置,後歷大革命的摧殘、重修,終於演變成現在的頂級藝術殿堂,波瀾壯闊的歷史中,詮釋着自己不同的角色。這個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博物館,被稱為“人類文明發展的總索引”,收藏了橫貫今古的文物、繪畫、雕塑、工藝品等三十多萬件人類藝術精品,而對公眾展示的3.5萬件更是精品中的精品。


盧浮宮歷經800年滄桑,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博物館。

盧浮宮收藏有三十多萬件人類藝術精品。


盧浮宮內豪華奢靡的王室房間。


盧浮宮上下四層,分8個展區,其中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石雕、米羅的《維納斯》雕像以及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油畫,是盧浮宮曠世三寶,遊人必觀之作。開放的展區達6萬平方米,名作不胜枚舉,除了耳熟能詳的文藝復興三杰,其他藝術家的作品無疑也使這里的藝術世界光彩照人。但對絕大多數遊客來說,了解的藝術家並不多,只能是走馬觀花,挑一些重點的作品飽飽眼福而已,自然很大一部分優秀之作不免門庭冷落。

繪畫和雕塑是我們此行的重頭,花了兩個半天也只是參觀了很少的一部分而已。除了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被保護在一個防彈玻璃罩中,並遠距離隔離外,其餘的作品都可以近觀,而且幾乎所有頂級的傑作都里三層外三層被人群包圍着,你也不能獨佔好位置太長時間,所以根本就不可能細細觀賞。好在有相機,多少彌補了一些遺憾。


勝利女神

維納斯


米開朗基羅:被俘的奴隸

拉斐爾:卡斯提格里那肖像


大衛:雷卡米埃夫人

大衛:薩賓婦女


卡雷熱:聖卡特琳的神秘婚禮

露易十五王冠

盧浮宮每年都會舉辦現代藝術展覽,在藝術殿堂里公然放上一堆垃圾,不過也好,可以通過一個巨大的反差,讓人們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藝術。我們此去正好碰上一個現代雕塑展,和女兒研究了半天,終究無法猜出是些什麼東西,只能敗陣而去。後來在看新聞網站時偶然了解到作者是英國一位名人。

從盧浮宮出來,過杜伊勒里花園﹑協和廣場,經香榭麗舍大街,到凱旋門,這段路程大約有3.5公里,一般人們都選擇步行,因為一路風景無限﹐兩邊的建築凸顯出巴黎的宏偉大氣。

杜伊勒里花園(Jardin du Tuileries)是皇家園藝設計師勒·諾特爾於1664年設計的經典作品﹐現已成為巴黎市民喜愛的休閒去處。


杜伊勒里公園


古埃及方尖碑的坐落之處就是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廣場在大革命時期曾經充滿血腥,這個類似北京菜市口的地方,數以萬計的人被斬首。直到1977年,斷頭台還在使用,1981年才被廢止遷出。


協和廣場


古埃及方尖碑


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lyses)是世界上最具光彩与盛名的道路之一,被譽為巴黎最美的街道﹐談起它來總是充滿詩情畫意﹐帶着綺麗華靡的色調。

大街前半部分馬路兩邊是兩段土路,讓人散步所用,種着成排的法桐,後半部分是繁華的商業中心,分佈着眾多奢侈品店﹑劇院﹑餐館和咖啡店。


香榭麗舍大街


也許人們認為在香榭麗舍大街露天喝咖啡是件浪漫無比的事,但我勸你不要抱太多幻想。

首先大街上到處是人,你的浪漫心情就在排隊買食物、咖啡的過程中磨去了一半﹔然後總算輪到你了,找座位又費半天勁兒﹔最後好不容易一切就緒,鴿子就來搗亂了(因為是露天的),它們跳到桌子上與人爭食,毫不怯陣﹐大翅膀扑楞扑楞掀起滿地灰塵,再加幾根羽毛撲面而來,你就齊活兒了。

誰說的來着?浪漫是要代價的。如果你是同戀人出遊,其實在哪兒都很浪漫,如果你拖家帶口,就不要費心找這種浪漫了。

香榭麗舍大街的上方是戴高樂廣場,以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為中心,12條大街向外輻射而出,與盧浮宮遙遙相望,甚為壯觀。凱旋門是拿破侖在1806年為慶祝戰爭勝利下令建造的紀念物,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浮雕,分別代表着出征﹑勝利﹑和平及抵抗,如今法國很多的大型慶典都在這裡舉行。


凱旋門


凱旋門上的浮雕

相關新聞
巴黎熱帶狂歡節 漢服走上香榭麗舍大道
巴黎印象(一)
組圖:巴黎沙灘節開幕 迎接夏日陽光
三月海風裡的詩——成龍溼地與箔子寮夕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