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愛與自然接觸、常涉足世界各地知名山大川,每當置身山林,則會神清氣爽,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真如王微敘所言:「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展紙作畫時,則如擁抱天地,與天地並生。中唐藝術評論家朱景玄有一段話:「窮天地之不至,顯日月之不照,揮纖毫之筆,則萬類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智於移神定質,輕墨落素,有象因之而立,無形因之而生。」深得其中意味。故在畫面上,我喜用矛盾的空間,異於慣性的色彩,錯置非理性的安排,表現出窮天地之不之至,顯日月之不照的形而上境界,並含抽象意識的具象表現。
《雪山雄風》 The Awe-Inspiring Sight of Snow Mountain, 2009 ,135×240cm ,畫布、墨、壓克力顏料 ,我喜愛與自然接觸,常涉足於世界各地之名山大川,每當置身山林就會神清氣爽,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真如王微敘畫所言「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展紙作畫時則如擁抱天地,與天地共生,中唐藝術評論家,朱景玄有一段話「窮天地之不至,顯日月之不照,輝織毫之筆,則萬類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於移質,輕墨落素,有象因之而生,無形因之而生。」深的其中意味,故在畫面上,有時喜用矛盾的空間,異於慣性的色彩,錯置非理性的安排,表現出窮天地之不至,顯日月之不照形而上的境界,並含抽象意識的具象表現。(圖片:作者提供)
《巍峨青藏 》Majestic Qingzang ,2009 ,135×410cm ,畫布、墨、壓克力顏料, 2009年八月與親有一行,暢遊青海、西藏,本以為西北邊境的高原地帶,春夏已過,應以顯現秋季的繽紛山色,那知一到青海,翠綠蜿蜒的山脈,滿眼無垠的黃花菜田,碧藍無波的「大錯」(高山湖泊),舉頭靛藍的的青空,層層變換的雲朵,真像到了仙境。及至西藏,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峰峰相連高聳入雲的群山,山頂終年不融的白雪,白色厚實的冰川,包含著雋永不逝的情懷。(圖片: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