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浣熊鬥智鬥勇比耐性的故事

人氣 19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05日訊】今天看到越裔男子阮東(Dong Nguyen譯音)因襲擊浣熊被拘捕的消息,想想去年夏天我家和浣熊鬥智鬥勇的經歷,至今還歷歷在目,寫出來讓大家看看在這場長達半年的拉鋸戰中,我是如何費勁了腦力,體力,最終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的。

自從買了房子,沒少折騰,第一年就換了屋頂,修了外牆。換屋頂的時候,發現房簷下有一碗口大小的洞口,修房師傅說是動物掏的,隨手就給補上了。因為沒有經驗,當時沒發現這是個極大的隱患。其實師傅只是在洞口表面隨便貼了瓦片,而洞口並沒有嚴實的堵上。

發現浣熊

去年春天大概4月份左右,每天清早和傍晚都聽見房頂上有動靜,起初以為是松鼠,沒太在意,後來發展到有一天早上,我正在酣睡,居然聽見幾聲巨響,好像要把房頂掀起一樣,我嚇得忙起身,看了下表,才6點多鐘,鄰居也不可能這麼早就幹活吧。過了一會兒,似乎動靜小了些,我也懶得起床查看了。就這麼給浣熊以可乘之機了。

隨後兩三日,聲音時大時小,總是在清早響動。一日鄰居漢斯敲門, 指著我家房頂說:你知道嗎,昨天晚上這個位置有raccoon竄來竄去,一定是在你家房簷裡安家了。隨後,漢斯遞給我一摞紙,原來是從網站上收集的如何對付浣熊的文章。回到家,仔細的研究了一下,發覺大事不好,浣熊在這個季節安家,是要生小浣熊,而小浣熊在3個月之內是沒有視力的,所以不會出窩。如果不及時趕走她們,只能和這一家子共處一個屋簷下了。可是看看高高的房頂,心裏頭真發怵,沒辦法打電話找人吧,好不容易找了幾家幹這活兒的公司,要價500-1000不等,有一個公司的回答很搞笑,說在洞口撒上藥,然後堵上,就完事了。我問: 浣熊堵在裡頭出不來如何是好? 他居然說:你放心,浣熊不會自取滅亡的,會自己找地方出去的。我的天,難不成要在別處再給我家房子刨個洞鑽出去?

思來想去,還是自己想輒吧,先上網找找看。瞭解一下浣熊的習性。

浣熊原產自北美洲,因其進食前要將食物在水中浣洗,故名浣熊。浣熊種類繁多,包括小熊貓也屬於浣熊科。浣熊的顯著特點是它茂密、帶有斑紋的尾巴和黑色的面孔,喜歡居住在池塘和小溪旁樹木繁茂的地方,主要靠觸覺感知周圍的世界。浣熊為雜食動物,食物有漿果、昆蟲、鳥卵和其它小動物。浣熊的交配季節為1或2月,在4或5月產下幼仔,一胎4~5仔。浣熊並不冬眠,但嚴寒的冬季會匿藏起來。浣熊一般只能生活幾年,野生的已知最長壽命為12年。

堵洞失敗

正在我們忙活著找對付浣熊的辦法時,這些浣熊也沒閒著,幾日安靜之後,突然那些嘈雜的聲音改成了吱吱的細聲,這下可好,小浣熊已經生出來了。看來只能與這一家子共處一屋簷下了,總不能不發揚人道主義,把個剛出生的小生命驅逐出境吧。

就這樣忍了大概有3,4個月,一天晚上大約12點左右,從廚房的窗戶往外無意中看見有幾隻動物從我家後院方向逕直朝對面馬路排隊前行,仔細一數,竟然有四隻。我趕緊招呼家人,立刻斷定這就是與我家和平共處了4個月的一窩浣熊。機會就擺在眼前了,儘管已是深更半夜,我倆還是立即到後院查看敵情,兩層樓高的房簷在夜色中也是微微高聳,依稀能看出黑黑的洞口,我想無論如何今晚也要阻止浣熊再次回到這個洞裡,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可是我倆誰也不是handy man, 時間又很緊迫,工具也沒有任何收藏,咋辦呢?最後還是我急中生智,把地上的地磚若干塊掀起,速派我家領導,登上了顫顫悠悠的梯子,我在下邊一塊一塊磚頭往上送,天黑加上著急,地磚帶著泥土就傳遞了,我還仰著頭,結果土渣渣落了一身,還險些迷了眼睛。因浣熊是齧齒類動物,一般不堅固材料還抵擋不住。在這黑燈瞎火的情況下,用磚頭封堵應當是最好的選擇了。最後,領導還不忘在磚頭縫之間插上一把尖刀,以解心頭之恨。我倆這才帶著一身灰塵,數個蚊子叮咬的大包收兵回師。清晨又是六七點鐘,只聽頭頂有瑟瑟的響動,想必是一家四口班師回朝了。我在暖暖的被窩裡竊喜,有種偷襲成功的快感。

抓捕成功

可惜好景不長,浣熊非常執著的認準了我家這個溫暖的窩,趁我放鬆警惕的日子,又把側面牆的瓦片掀掉,露出裡面的洞洞,就是裝修師傅沒有堵嚴的洞口,又來安營紮寨了。

我氣不打一處來,咱這麼大活人,居然讓浣熊給折騰的身心疲憊,給領導下了死命令,無論如何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領導仔細的研究對策,決定對浣熊實施藥物,立即買來一瓶顆粒狀藥粉,在洞口實施噴灑。可惜浣熊根本不予理會,照樣大搖大擺出入家門。作息時間和人類正好相反,搞得我寢食不安。

第三天,領導自己跑到RONA抱回一個大鐵籠子,說是要捕捉浣熊。我對此有些將信將疑,浣熊自己會自投羅網嗎?我們把籠子裝上誘餌,放在位於洞口下的地面上。第二天一早就急忙出去查看,連續兩天,沒有任何動靜。我已然按捺不住,抱怨這招兒不靈,不如趁早把價格不菲的籠子退掉,不管浣熊死活,實行徹底封殺。領導卻顯出十足耐心,把籠子的擺放位置調換在前院門口,這一佈局,對捕捉浣熊起到決定性作用。當晚12點,領導出外巡視,回來興奮的通告:逮住了。待我倆仔細觀察籠子,突然籠子裡發出「喵」的一聲,敢情是抓住了一隻野貓,令人沮喪,馬上放生。不過這也給了我們一個信息,就是在這個位置有成功抓捕的可能。於是第二天如法炮製,換上更為美味的誘餌(人工螃蟹肉),就守株待兔了。還是深夜12點左右,只聽得外面卡嗒一聲,我們立刻跑去觀看,這次可是貨真價實的浣熊了,第一次近距離的觀察浣熊,覺得浣熊的樣子遠不如他的名字可愛,甚至有些醜陋,可能是我深受這傢伙的騷擾,沒留下好印象。於是拿起一根小棍子嚇唬一下,這傢伙還很凶悍,跳起腳回擊。這還了得,於是乎鎖入車庫,待天亮再做打算。

清早起來,我們決定把浣熊發配至邊遠山區,因為從資料上建議,至少要16英里以外,浣熊才不至於自己回流。其實我是真想把這傢伙徹底消滅,可惜咱是個守法良民,只能委屈自己了,開上我的新車,裝上籠子就上路了,一路上,浣熊散發的臭味兒,差點把我熏暈。就盼望著快點釋放這個囚犯,可是領導卻開足馬力,直往北開出四五十公里,找個僻靜樹林,打開籠門,浣熊立刻落荒而逃。回到家裏,收拾殘局,但是心裏倒是高興,畢竟小有勝果。當晚下起大雨,於是沒有繼續實施抓捕。而晚上和清早還聽見房頂有響動,證明還有殘餘部隊。過了兩日,天氣漸好,又把籠子擺放好,只等浣熊自投羅網。這次的收穫令人意想不到,同時逮住兩隻。這麼低概率事件居然發生了。要是有攝像頭跟蹤拍攝,一定會精彩異常。又往返近百公里,釋放了這兩兄弟。回到家裏,我和領導發生了分歧,我認為應馬上封堵洞口,以防別處的浣熊跑來駐紮,領導卻認為應當繼續觀察幾日,確保房簷該裡頭沒有浣熊了。於是取折衷,把洞口虛掩,晚上仔細傾聽。這一聽不要緊,還真有瑟瑟的微弱響動。沒有辦法,只能如法炮製又抓住一隻。

抓了一隻臭鼬

餘下來的日子,我的耳朵異常敏感,不論睡的多沉,只要房頂稍有動靜,我馬上能醒,估計神經衰弱的病人也不過如此。最後一天,居然抓了一隻臭鼬,這下可真麻煩了,臭鼬是萬萬不可用車裝載的,因為一旦它認為遭到威脅會放臭屁,這個臭屁的能量嚇人,是液態的,如果噴到人眼,會造成暫時失明。味道也非常刺鼻,長久。領導身上全副武裝,提起籠子就往後院走,剛走幾步,臭鼬就發威,放了一個臭屁,這下可麻煩了,臭味立即散發出來,連正在睡覺的兒子也聞到臭味,被熏的起了床。我立馬拿出空氣清新劑,全屋噴灑,感覺臭味持續了有兩日,才漸漸散去。

下一步,領導不顧酷暑,連續兩日又鑿又鋸,把洞口封個嚴嚴實實。終於能睡個踏實覺了。總結起來,和浣熊的鬥爭長達半年,雖然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萬不可掉以輕心,平日還要多在房屋周圍加以巡視,發現敵情,馬上採取措施,防患於未然,這樣才能高枕無憂啊!

(責任編輯:肖恩)

 

相關新聞
北市動物園 首度繁殖長鼻浣熊成功  
動物專家﹕春季謹防浣熊閣樓築窩
浣熊癬病威脅布魯克林兒童
浣熊襲人   環境部門發警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