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再接再勵 保護生物多樣性

人氣 5

【大紀元2011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孟倫台灣編譯)鑑於人類的開發、獵捕導致的物種滅絕,歐盟環境執委籲會員國遵循歐盟新推出的指導方針,確保生物多樣性。

法新社報導,歐洲訂定新目標,以制止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相當於數十億美元的物種損失。歐盟環境執委波托奇尼克(Janez Potocnik)表示:「這是我們的自然資本,我們消耗的太快了,當資源耗竭時,我們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在歐盟地區,大約有4分之1的物種被認為已「瀕臨滅絕」;而在全世界,物種與自然棲息地的消失速度極為驚人,高達自然消失率的1千倍。

高達80%的魚類被過度捕撈,以致魚群的數量顯著減少;而哺乳動物、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和蝴蝶等物種也都面臨著即將消失的命運。波托奇尼克呼籲歐盟27個會員國,共同遵循歐盟新推出的指導方針,他並堅持各國財政必須作出「更聰明的投資決策」,保育物種的重點在於「預防重於治療」。

斯洛維尼亞專員表示,歐盟應撥款向農民宣導,尊重訂定的環境保護規則,並建議不撈捕已瀕臨滅絕魚隻。世界野生動物協會的自然保育專家阿爾貝托‧阿羅約(Alberto Arroyo)認為,歐盟的委員會已釋出「善意」,但他強調,歐盟目前只提出改革後的財政預算,其中有40%轉移為農業津貼;若改革者想要根本性的改善,在農業、漁業和發展資金的津貼方面,應以達成環保目標為條件。

至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確認共有190萬種物種,每年記錄的新物種約為1萬6千到1萬8千種之間,基本上都是微生物。然而歐盟承認,至今尚未實現此前制定的目標,即到2010年阻止生物多樣性流失。

歐盟成員國的環境部長曾於布魯塞爾舉行會議,訂定歐盟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中長期目標--在2020年以前阻止生物多樣性流失,至2050年則達到保護、重視和恢復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對此,波托奇尼克列出6大方針,包括「全面實施自然保育的立法」、「增加使用綠色基礎設施」、「持續農業與造林」、「保護魚群」、控制外來入侵物種」和「加強對全球環境的保護行動」。

相關新聞
集集展虎甲蟲  盼為生物多樣性盡力
推廣生物多樣性    台灣農委會推「問答集」
切爾諾貝利遺址生物多樣性嚴重惡化
海洋生物多樣性 墨西哥灣第5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