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5月13日訊】人總是要老的,然而,生理年齡的老化是否意味著要退出社會活動,只能呆在家裡呢?各種社會活動是不是只屬於年輕人?面對這個始終困擾了人們的話題,影片《青春啦啦隊》以紀實的手法,從一個全新角度給出了一個答案。
曾親自在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拍攝出紀錄片《征服北極》的楊力州導演,近年來一直將注意力放到了老年人身上。在他的關於失意(老年癡呆症)患者的《被遺忘的時光》獲得普遍好評之後,他又以健康老人為對象,拍出這部了充滿陽光活力的《青春啦啦隊》。
影片記錄了高雄一群60歲以上的阿公阿婆,他們放棄了家中的「清福」和固有觀念,穿上迷你裙,組建了一隻有史以來最高齡的美式啦啦隊。他們記不住舞步、跟不上節拍、分不清左右,這些「傻傻」的表現令觀眾笑出了眼淚。這支年齡總合達3000歲的啦啦隊憑著一股不服老的韌勁,刻苦訓練,終於在世運會上獲得啦啦隊第一,找到了「青春永駐」的感覺。
影片不但展現了這些「老頑童」的表面,還講述了他們背後的故事。每個人都是一部歷史,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這樣的敘事,大大延伸了影片的觸角。
導演楊力州表示,一剛剛開始拍攝時,只知道人生就是生、老、病、死,在拍攝過程中更新了許多過去對老人家的刻板印象。很多有趣生動的劇情,是他靈感突發蹦出來的點子。他坦言,從拍片中強烈體會到老人家對青春、美麗,甚至是愛情都保有很多想像,他們互搶鋒頭,他們也談戀愛。
《青春啦啦隊》不是只拍給老人或即將步入老年的中年人看的電影,也是拍給年輕人看的電影。人生應如何面對衰老?永葆青春的活力?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要去跳啦啦隊,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應該永遠有一顆年輕的心?永遠積極樂觀向上呢?希望《青春啦啦隊》能引發人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