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平台大全官网-博彩平台大全开户-博彩平台大全注册

向內找

企一
font print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記得小時候一次戰兢忐忑的經驗:因為貪玩而衝下梯級,被小學校長抓個正著,和幾個同學被被罰上樓再規規矩矩走下樓梯。當時是休息時間,猛然發現鄰居因為帶食物來給孫子吃而在學校出現,小小的心臟頓時突突直跳。後來也不知道如何躲過那一劫。可第二天又得到校長室報到,左顧右盼一番,見鄰居不在場,急忙閃入。記得那校長是出了名的嚴厲,校長室裏早已有另一批低頭瑟縮的學生,校長一邊「喊打喊殺」,一邊不停地揮著木尺猛力擊打桌面。這些恐嚇手段是奏效的,可我卻更願意呆在校長室裏,心裏只求別讓我到外面罰站。

原因只有一個,被鄰居看到了,回家有更大的苦頭等著。

從上學第一天起,父母就叮嚀警告,不可在學校鬧事,如果接到校方的投訴或得知行為不檢,回家絕不輕饒。所以在學校無論多調皮,都有一個極限,我知道這個極限一越過,就吃不了兜著走。

今天的社會風俗似乎不一樣了,學校現在都怕起學生來了,只要有事學生回家告狀,家長就要來個興師問罪:為什麼那麼嚴厲?為什麼用籐鞭教育?為什麼沒顧及我孩子的心靈?為什麼沒尊重應有的權利?為什麼小題大做?為什麼這點發育期間的正常小事也要報警?

為什麼風向如今逆吹?向裏看,向內看。以前的父母接到學校投訴,總是先找自家的問題;現在的父母孩子有事,卻先找人家的不是。

或許不獨父母如此。現代人都在向外看,都在向外推,都已養成這樣的習慣,一發生問題,總先往人家身上找不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這是哪個傻子的論調?聽都沒聽過,簡直是「天方夜譚」。

父親和叔叔姑姑常掛在嘴邊的是,祖父當年的不講理:孩子如果在外跟人打架或鬧事,即使是別人錯或別人動手在先,回家也要挨鞭子。至今,他們提起還是憤憤不平,頗有微詞。祖父當年貧窮,一家十口只靠他一人駕駛貨車維持生計,六子二女雖然沒有飛黃騰達、大富大貴,可也沒有半個犯奸作科、貽害社會。我想祖父不講的是向外看的理,可他的藤鞭底下卻蘊含著向內看的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李芳如高雄報導)雲林科技大學企管系副教授俞慧芸14日下午在高雄,觀看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的演出,俞慧芸愉快地表示,開場大戲《開創五千年文明》給自己前所未有的啟示,從未想過自己從何而來,更沒想過自己來自天上,但整場演出看完後,驚訝地發現,或許今天的感動來自遙遠的記憶被喚醒。
  • 據馬里蘭州費德里克新聞時報報導,在史登(Chris Stein)老師的課堂裡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成為任何他們心目中想要變成的人。不論是張三、李四、隔壁的大哥哥、還是奧巴馬總統。
  • 最新報告顯示,剛學走路的幼童如果遭受打屁股的懲罰,長大後可能會霸凌別人。
  • 討海弟兄與海搏命,卻不敵人心險惡,一齣又一齣的海上悲劇不斷上演,台灣討海郎出海,謹守錢不露白及管教分際,是確保安全的兩大航海法則。
  • 許多認為「兩歲小孩」最難照看的家長,幾年後可能會感到十分吃驚。孩子年齡大些的家長都感慨,孩子十幾歲的時候比幼兒時期更難對付。
  • 《柳玭家訓》中,有一篇文章,訓諭子弟說:「家族門第高,是可畏而不可恃之事。如果行為失當,判罪會重於別人,死後也無顏見祖先於地下,這是可畏的一面;門第高,容易產生驕橫的心理,同時也容易招來忌恨,你干了好事,別人不會相信;如果稍稍有點過失,則會成為眾矢之的,此即所謂不可恃。因此,富家子弟,一定要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在行為上更加檢點,這樣做,也才只可以和一般人同樣。」
  • 管教好孩子,是門大學問,那麼該如何做才能真正實行「寓教於樂」呢?對此,「快樂計劃」網站(happiness-project.com)的創辦者,葛格雷琴.魯賓(Gretchen Rubin)表示,融洽和樂的家庭氣氛並非堆積於責罵與命令上,而應建立在充滿歡笑與正面鼓勵的言語上,父母親更應該以身做則、樹立好榜樣,讓孩子體會到歡愉。
  • (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5月7日,由平權會多倫多分會、職業婦女社區中心、伊麗莎白費萊多倫多及華咨處等機構,在華咨處聯合主辦2011年防止兒童虐待大型公益宣傳活動,主題為「孩子,讓我牽著你的手,從『心』開始」,以幫助華人家長樹立起「入鄉隨俗,入國守法」的生存觀念,提高華裔社區對兒童虐待的敏感度和認知度。
  • 修煉之路漫漫而將盡,修者之心淡淡無波瀾;此其時也,割捨凡心;此其時也,蕩盡妄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