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近日,著名調查公司蓋洛普公佈了2010年全球幸福調查,中國的結果讓人驚訝:與中國經濟迅速增強所期待的人們幸福感增加相反的是,只有12%的中國人感覺生活「美滿」,71%的中國人感覺生活「艱難」,還有17%的人覺得生活「困苦」。
據金融時報報導,蓋洛普幸福調查(Gallup Wellbeing Survey)覆蓋全球124個國家,把人們對生活的感受分成三個等級,也有把這三個等級翻譯為:「蒸蒸日上」、「勉強餬口」和「非常痛苦」,無論人們怎麼翻譯,三者彼此之間的百分比基本能反映該國民眾生活的總體狀況。
對比其他國家,也許更能理解這些百分比的含義。比如中國有12%的人選擇第一檔的「幸福」或「蒸蒸日上」,這與今年發生民眾抗議的阿富汗和也門相同;71%的人感覺「艱難」或「勉強餬口」,這與海地、阿塞拜疆和尼泊爾差不多;而選最差的17%的比例,中國比蘇丹、巴勒斯坦地區和伊拉克還高。
這一調查結果與其他調查結論很相近。如中國社會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2010年12月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中國人對生活並不滿意。有人把這歸咎於現代生活的嚴酷、競爭激烈、擔心失業、償貸壓力和日益增長的物質主義,以及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
與之對應的是,儘管美國依然處在金融危機帶來的高失業率的陰影下,但只有38%的美國人說他們生活艱難,而59%的美國人認為自己生活美滿。有趣的是,研究蓋洛普調查結果發現,在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中,並不只有中國民眾對生活悲觀:只有17%的印度人和16%的越南人對生活非常滿意,比例均低於全球21%的平均數。相對而言,亞洲人整體得分稍低於全球平均數,而歐洲(25%)和美洲(42%)民眾對生活滿意的比例則大大高於全球平均數。
經濟學家由此總結說,生活滿意度和人均GDP之間幾乎呈正相關關係:國家越富裕,人民越幸福,不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實際上對人民的幸福感有著負面影響,這種被稱為「伊斯特林悖論」的負相關效應說明,個人的幸福感是由相對收入而非絕對收入決定的,這正好印證了中國那句古話:不患寡,只患不均。
中國人為何不幸福?有人說,「金錢買不到幸福,但確實帶來了一種更令人愉悅的痛苦形式」,而中國人正處在這種令人愉悅的痛苦中。目前中國衡量財富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係數正逼近或超過危險值0.5,(由於信息封鎖,人們無法獨自真實的經濟數據),不過網絡上大陸民眾的匿名留言也許回答了這個問題。
來自山東省濟南市的一位網友寫道:「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醒來,我們發現自己正迅速淪落為社會的底層,現實並不像CCAV裡說的那樣美好,我們忍受著高昂的房價,吃著無處不在的垃圾食品,喝著不潔淨的水,呼吸著污濁的空氣,納著全球排名第二的稅賦,所交養老金的70%被不用交養老金的公務員所盡情揮霍,用著比美國高的電價,開著比美國貴的車燒著比美國貴的油跑在世界上收費最多的高速公路上••••••而得到的卻是低廉的工資,沒日沒夜的工作,別談甚麼帶薪休假旅遊,那簡直就是神話。我們就是奴隸,別不承認,僅僅少了一副鐵鏈而已的奴隸!奴隸哪能奢談幸福!」
來自河南省洛陽市的讀者寫道:「一個喪失了基本道德與良心的專制社會,一個沒有信仰與價值觀的專制國家,它的人民會有多少幸福呢?」
一位湖北省荊州市人說:「中國有些人比美國總統還要生活的愜意。他們的權力不需要人民的選舉,他們的生活全部都由公款支付,他們像卡扎菲一樣控制軍隊因此沒有人敢於去問責。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撈取任何他們想要的東西如金錢、美女、文物、名貴的奢嗜品也像卡扎菲家族一樣揮霍國民資產。他們的朋友如朝鮮、古巴的權力進行世襲罔替。他們用假話欺騙世界而毫無愧色。這些「幸福的中國特權階級」是建立在封建專制制度與民眾的痛苦之上的。他們的實踐已經證明「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武力專政下的民眾是不會有甚麼幸福可言。槍桿子裡面不能產生民主,也不會使全體國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