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13日訊】為履行WTO 裁決,中共必須在2011 年3 月19 日之前開放市場,允許外國企業向中國引進電影、音樂、電遊和圖書,並准許合資企業在網路上分銷音樂。現在,這個最後期限已過,中共竟毫無動靜,也沒拿出任何說法。這種耍賴裝傻的行徑,其實正包藏中共最幽微的怕心……
2001年進入世貿時,中共除了興高采烈,掙足了面子,撈了一大票之外,還亢奮的展望著挑戰發達國家、稱霸世界的錢景。10年來為了所謂國策,搖唇鼓舌,沒少難為世貿組織。而今走到2011,一道大坎橫在中共面前,使其進退維谷。
這道坎變成文字是這樣的: 中國必須對外國電影、音像製品和圖書產品開放進口市場。據《新京報》報導,中國同意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裁決,於2011年3月19日以前對美國進一步開放娛樂產品市場。
世貿裁決由來
2007年4月,美國將中國出版物市場准入問題訴諸世貿組織,聲稱中國對於出版物、電影、音像製品進口和分銷的有關措施違反世貿組織規則。
2008年3月,WTO成立了專家組研究該案。8月,WTO爭端解決機構正式裁決美方勝訴。
2009年9月22日,中方提出上訴,要求世貿重新對此案進行客觀公正的審理。三個月後,上訴機構發佈了最終裁定。
據《新京報》報導, 世貿組織於2009年12月駁回中國的上訴,裁定中國限制美國的音樂、電影和書籍進口,違反了世貿規定,要求中國准許外國電影、音樂和出版品直接進入中國市場。
12月21日,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發佈中美出版物市場准入案訴訟判決報告。此判決被視為中國自2001年進入WTO之後最大的一次失利。
中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2009年8月稱,中國加入WTO後,在出版物市場准入方面一直認真履行WTO協定項下的義務。國外出版物、電影和音像製品進入中國市場的通道是十分暢通的。不管姚發言人怎麼辯稱,這一架打了幾年,終於塵埃落定,結果是──美國贏了。
中共後來又很不情願的表態同意遵循裁決,嘗到了加入世貿的雙刃劍。這回輪到美國欣喜若狂了。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貿易代表柯克稱,這是美國創造性產業的一個重大勝利。他說,這將為美國公司「創造公平的競爭平台」,確保合法的美國製品能進入中國市場,擠垮盜版產品。
為履行WTO裁決,中共必須在2011年3月19日之前開放市場,允許外國企業向中國引進電影、音樂、電遊和圖書,並准許合資企業在網路上分銷音樂。
現在,這個最後期限已過,黨國竟毫無動靜,不僅沒拿出任何說法,而且仍在限制上述產品進口。美國政府已經表示很失望。說了不做,中共無疑又在誠信上輸了一局。
中國履行的承諾
中共入世後,10年來享受到世貿組織會員的極大好處。
眾所周知,入世後,大量外國資本注入中國,大量中國廉價商品遠銷他國,幾年內,大陸經濟就像剛出爐的玻璃瓶,一下被吹起老大只。土地兼併、國企洗牌,能源、IT、電信、房地產、股票期貨外匯……一年湧出多少暴發戶,一個月長出多少太子富豪?入世讓中共利益集團嘗到無盡甜頭。
當然盡義務在所難免
中共做的怎樣呢? 據大陸媒體顯示,政府從2001年入世後已分期開放的領域包括鋼鐵、汽車、小麥和玉米、成品油、糖、紡織品與服裝、電信、銀行、零售業等等。
新華網轉述了中共財政部的資料,2006年7月1日,中國降低了小轎車等42個汽車及其零部件的進口關稅稅率,最終完成了汽車及其零部件的降稅義務,整車及其零部件稅率分別由入世前的70~80%和18~65%降至25%和10%。
新華網還說,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國將進一步調整進出口關稅稅則,並繼續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稅減讓承諾。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10年降低鮮草莓等六個稅目商品進口關稅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的關稅減讓義務全部履行完畢。
此外,2010年中國還將繼續對小麥、玉米、稻穀和大米、糖、羊毛、毛條、棉花等七種農產品和尿素、複合肥、磷酸氫二銨等三種化肥實施關稅配額管理,對關稅配額外進口一定數量的棉花繼續實施滑準稅(SlidingDuties,又稱滑動稅),稅率維持不變,對尿素、複合肥、磷酸氫二銨繼續實施1%的暫定配額稅率。繼續對凍雞等55種產品實施從量稅或複合稅,稅率維持不變。
最後財政部自我表揚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認真履行承諾的關稅減讓義務,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把守最後關隘
中國大城市的百姓迅速感覺到了入世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幾年間,美國的沃爾瑪和法國的家樂福等國際連鎖零售企業鋪遍中國,麥當勞、肯德基等速食更是飛速擴張。滿街跑著進口車、合資車、白領們也從品牌店穿出了Armani,拎出了LV。
可近兩年,海外團購風潮起,倫敦、巴黎、紐約、東京的名店裡,擠滿中國大陸淘客。人們發現,過關斬將進入中國的世界高端產品不僅少,而且貴,再拜假貨的氾濫,要買放心,還得出國。中國表面是開了,但私下的地方保護規則,扶持國產品牌的說辭,加上政策的偏移、多變、設置障礙,讓無數滿懷淘金夢的海外、港台企業家鎩羽而歸。Google就是一例。
中國則獲得世界工廠的綽號。大到汽車輪船、小到指甲刀耳挖杓,Made in China走進世界每一個角落,道理很簡單:各國恪守世貿會員國義務,對中國產品很少設限;而外國產品進入中國,卻要按中共潛規則准入。
但是錢,黨國很需要,大大的需要。熱錢、冷錢和灰錢,不分幣種,多多益善。
香港《經濟日報》2010年5月報導,至今年3月底,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達到62萬億元,比國內生產總值(GDP)多出兩倍。
泡沫就是這樣吹起來的。股市、地產、外匯,到處都有熱錢的影子。所謂「冷錢」是指各國投到大陸企業、固定資產和產品上被套牢的資金,哭的人多,笑的人少。
「灰錢」就是潛規則費用了,國人都懂。靠本事靠知識不如靠關係,靠上關係就要砸錢了。獨裁集團的每一個細胞都洗走大量的灰錢,瑞士銀行五千中共高官帳戶就是例證,他們沒一個人辛苦的投身到生產製造流通環節,就是玩權錢交易,攫走驚人數量的中國納稅人和外國投資者的錢。
事情總是有兩面。入世10年,中共在利益上賺了個缽滿槽溢,辯解也好,掙扎也罷,世貿的德謨克利斯之劍終於懸到了它的頭上——喂!說了10年,該練了。
靜觀黨國騎虎
中共一直對娛樂傳媒領域死把著不放,因此,多年來,外國版權產品很難進入到中國市場,所有鄉鎮以上的市場裡,充斥著數不清的國外盜版圖書音像製品。
3月21日,路透社援引美國電影協會副總裁弗雷澤的話:「中國曾許諾在今年3月19日前達到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但沒有踐行諾言。」
美國電影和音樂發行機構也指出,中國沒有按期執行世貿組織關於允許外國企業發行書籍、報紙、電影等版權密集型產品的相關規定。
那麼,中共為何一再拖延呢?答案是明顯的:它是個獨裁政府。獨裁政府最怕資訊流通,特別是不利於自己統治的資訊,而自由娛樂傳媒產品恰恰是獨裁者的剋星。試想,一個連街上拿著茉莉花的女孩子都能嚇到警察的國度,怎麼能允許美利堅的自由女神?
如果國外的六四紀錄片《天安門》、國軍抗戰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東德的《再見列寧》、《柬埔寨大屠殺的真相》等「禁片」;《九評共產黨》、《江澤民其人》、兩個大衛的《血腥的器官活摘》、張戎的《毛,鮮為人知的故事》等「禁書」;全球《大紀元時報》、《新紀元週刊》、《看中國》,香港《爭鳴》、《開放》等報刊隨便陳列在所有大陸書店、圖書館、書報攤上,那將是怎樣一種景象?真相一顯,中宣部、央視、黨報、黨刊、新聞聯播、春晚、紅歌統統休矣!最後導致:黑幫黨煙消雲散,獨裁者排隊去找馬克思、毛澤東、薩達姆、卡扎菲團聚。
所以,維基解密估計,因為文化出版物具有雙重價值,即經濟和社會價值,中國對外來出版物的審查原則不會改變。而我想維基的估計還不到位。中共不僅會玩審查、禁止,它很可能正在差遣御用「磚家」們在小黑屋裡密謀對策,找理由把這個進口的企圖扼殺掉。殺不掉就繼續耍賴,反正耍了10年了,硬抗不行,多賴一會是一會。
中國經濟學家何清漣曾指出:從籌備加入WTO開始,朱鎔基就在內部會議上向官員們面授機宜:「雖然我們簽了約,但如何履行,以及什麼時候履行,主動權在我們手裡。」
眼下,讓我們等待這個丑角如何用「主動權」PK自由世界。◇
本文轉自第218期【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b5/220/9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