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敬一採訪報導)近年大陸各行業亂象紛呈,曾經的清水之地殯葬服務,也成暴利行業。去年,廣州市檢察院公佈年度反貪十大經典案例,廣州市花都區殯儀館原館長黃燕玲受賄一案竟高居榜首。黃燕玲獄中接受採訪的一句話「民政局有時搞活動,也去殯儀館拿錢」,已經一語道破暴利天機。
清水行業成腐敗之地
近日,大陸媒體報導了已淪為階下囚的廣州市花都區殯儀館原館長黃燕玲爆出的部份行業內幕。據黃燕玲稱,最開始時,殯儀館每年總收入只有幾十萬元,1997年國家要求全面火化,當年總收入一下達到兩三百萬元。她進監獄前,館裡一年有2,000萬元收入。物價局對殯儀館規定的利潤率是50%至100%,但實際上並不止,可以達到150%。
殯儀館是自收自支單位,花都區殯儀館初期,政府只拿出20萬元建設,此後沒給過一分錢,他們每年還要交錢到政府財政。民政局有時搞活動,也去殯儀館拿錢。也有消息透漏,有的地方民政局的工資都由殯儀館出。
「黃燕玲還說,殯儀館有錢了,連民政局都時不時來拿錢花。這個細節實在應該好好追一追。歸根結底,殯葬行業的問題源自壟斷。獨此一家別無分號,而每個人死後就都要來此報到。殯葬行業是如此,其實哪個壟斷行業都差不多」《信息時報》報導表示。
暴利的根本源頭在於政府
廣州殯葬行業知情人士劉先生對大紀元記者透漏,殯葬收費分檔次,檔次不同,費用也不同。明碼標價的都是館裡報價,物價局批准的。火化費、車費、骨灰盒寄存費是物價局規定的,利潤不大。其他的,比如骨灰盒、花圈等殯葬用品利潤都高。
「殯儀館每天平均火化十幾二十多個,火化一個最低消費也要四五千元,普通的要七八千元,一兩萬的也不在少數。這是有單據可查的。」
劉先生表示,曝光的花都殯儀館館長黃燕玲,是非常貪得無厭。但殯儀館謀取暴利的問題,大家心裏都清楚,如果追責任的話,就要追到區長、局長及書記等。「一路追下去,哪裏有錢,長(掌)就伸向哪裏。」
「上面給她任務,這個你要上交多少錢,那個你要上交多少錢,這個月幫他解決多少資金,下級敢不兌現嗎?不兌現自己能過關嗎? 哪裏出這些錢?她們只能在殯葬服務上加價。全國很多暴利行業,都是政府造成的。」
劉先生認為,暴利的根本源頭在於政府,而上面出事都推到下面。有人就當了替罪羊。「我們這物價局來了,50元就讓你給辦事,你給不給辦,不給辦馬上封你企業!」
近日南方日報就這個議題在一篇報導中表示,殯葬最常見的不端行為是殯儀館利用火化權進行捆綁搭售,「一個成本百餘元的骨灰盒,層層加價,暴利鏈條中最後一環達到一萬元」,漫天開價的收費標準,名目繁多的收費鏈條。在現實環境中,殯葬服務與產品的成本不透明和行業壟斷,令消費者處於全面被動的弱勢地位。
大發死人財
大陸媒體在報導黃燕玲受賄一案時,稱其「發死人財」。2004年8月至2008年6月,黃燕玲利用擔任廣州市花都區殯儀館館長的職務便利,在購進棺木、火化用品的過程中,違反國家規定,以貨款的10%作為回扣,先後多次收受供貨商郭某的賄賂共計人民幣90.918萬元。在此期間,黃燕玲還在每年新年和中秋節收受郭某以利是形式賄送的款項共計人民幣1.2萬元。
花都區殯儀館人員對黃燕玲受賄一案,緘口不言。管理部門稱那是下面的事,我們不知情。